抓住了祝昊筠的手,说道:"大唐最强大的守护者死了,护城大阵也只能护住长安,所以接下来的战争无法避免,神殿、六国甚至包括草原上的蛮族,都会对大唐发起攻击。大唐这头巨兽会遭遇前所有为的困局,同时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它会输,甚至输的非常的难看。"
"但是我之前说过,大荒不能没有大唐,而且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大唐,若大唐如当年的晋国那样四分五裂,大荒即将引来真正意义上的末日。昊筠,你既然是紫薇尊上的人。必然能在尊上面前说上话,替我转告尊上,等到神女之光普照大唐后,就莫要在打下去了。"
祝昊筠郑重其事的说道:"弟子一定把话带到,还请师尊放心。"
尹扬看向了天空,喃喃道:"陛下,老臣辜负了你的信任。"
言罢,咽下最后一口气。
??
轰隆隆!
又是一声惊雷,这场雨依旧没有任何要停下来的迹象。
长安城这座存在了数百年的城市,甚至都散发出了发霉的气息。
在发霉的气息中,还笼罩着一股淡淡的哀伤。
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上了白青。
长安城的百姓在祭奠刚刚驾崩的皇帝。
李泓是个好皇帝,深得百姓的喜爱。
所以他的离世。也让百姓无比的哀痛,长安城中除了雨声,就是百姓的哀伤的哭声。
今天,是皇帝陛下出殡的日子,也是遗诏公布的日子。
百官齐聚皇城大殿。
李泓的贴身太监,手持圣旨立于殿前,等待着最后的宣读时间。
待吉时到来,太监往前走了两步,虔诚的打开了圣旨。
然后他愣住了。
高贵妃忍不住有些着急,压抑着声音喊道:"念啊,愣着做啥。"
太监握紧了圣旨的两端,因为过于用力指节都发白了。
等到圣旨宣读完毕,百官神情各不相同。
有欢喜、有疑惑、有惊讶、有冷漠。
高贵妃喜不自胜,为了这一日,她足足等了三十年!
而皇后危婉却没什么表情,不高兴,但是也看不出失落。
大皇子李通从人群中走出来,踏上大殿之后,立刻就有太监走过来,帮他脱去了外面的罩服,里面赫然是一件新缝制出来的龙袍!
这是早有准备啊。
然而就算心里有惑,也无人敢在这一刻提出质疑。
李通的目光缓缓的扫过百官,在皇后危婉的脸上停留的时间稍微久一点,然后他缓缓的走向了龙椅。
大唐迎来了一位新的帝王!
高贵妃主动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余人也立刻跪下,高声欢呼。
李通继位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紧跟着是整个大唐,最后是整个大荒。
按照大唐的惯例,新登基的皇帝需要去书院拜访夫子,只有得到夫子认同的皇帝,才算是真正的坐稳了那个位置。
然而这个惯例直接被李通打破。
他根本就没有要去书院的意思。
书院方面也没有对新皇帝的登基表示祝贺。
心思敏感的人都已经预感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多年来,书院都是大唐最坚固的后盾,而李通却对这块盾没有任何兴趣。
书院与大唐皇室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了裂痕。
并且这道裂痕很大,随时都可能直接崩碎。
书院方面的态度暂且不提,新皇即位这么大的事儿,望北楼竟然也没有派人前来。
难道说望北楼也对这次新皇即位有所不满么?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李通皇位的来历就很有问题了。
陛下的遗诏乃是国师亲自拟写,几乎不可能存在篡改的可能,若要篡改,也唯有国师才有那个能力。
于是就有大臣来到望北楼,想要让国师尹扬出来解释解释遗诏的事儿。
这位大臣乃是皇后一派,在他们看来皇位本该是六皇子李轩的,这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的异议,但偏偏最终登上大宝的是李通,这问题就很大了。
遗诏的事儿,只有尹扬能解释清楚。
然而让这位大臣没料到的是,从望北楼走出来的人,不是尹扬,而是他的大徒弟祝昊筠。
这位向来沉默寡言的人,此刻披麻戴孝,神情哀痛。
"国师已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