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明显了。
七月中旬开始,陆陆续续有几封奏折,劝立楚王为储君。
皇帝看了,留中不发。
朝臣们大受鼓舞,劝立储君的奏折一日比一日多,全部堆在南书房的桌案上。
八月初一这天的大朝会上,再度有三五名大臣站出来,慷慨激昂,大谈‘储君乃社稷之重也!’‘储君不定,则社稷不定!’
御阶之下,唯一到场的亲王周浔,一声不吭地装糊涂。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