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113章 《请倡先小试海运》疏

第113章 《请倡先小试海运》疏

四方天,就尽管胡作非为。”

“奴婢一定把皇爷的话带给他们。”魏大爷没敢象皇爷那般冷笑,但眼神却表明了他不会心慈手软。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情况随时奏报,外面的风土人情、百姓疾苦,朕都想知道。”

魏大爷躬身领旨,在皇爷的挥手示意下,退了出去。

朱由校待魏大爷离开,伸手拿过一本奏书,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

自开始接受民间利国建议后,朱由校并没有发现什么人才。当然,时日尚短,基本上也只有京师里的生员知道这个事情。

但这个奏书却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深为自己的决定而感到骄傲和庆幸。

国子监的学生沈廷扬,今年会试没有取中,按理说就得继续熬着。

可高考没考好,不代表人家没有见识,没有本事,这篇《请倡先小试海运》的奏书,就让朱由校刮目相看。

奏书建议恢复元代朱清所开创的海上漕运,并有较详细的思路,光这个创意和胆气,就非常值得称赞。

创意先不说,为什么会扯到胆气呢,这就要从明朝漕运和海运的激辩说起了。

相较于漕运的诸多弊端,几百年前的元代实施的海运已显现出它的优越性。这一点,也有明朝官员看得出来,并提出建议。

元代实行海运,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前往天津,顺风时“旬日可到”,效率较高。

而明朝建国后,由于太祖下令“片板不许下海”,海运一时荒废。

永乐皇帝定都北京,重新开海道,但在正统十三年会通河疏浚后,又彻底废除,只留遮洋总一处海运泊所,也只是象征意义。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