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宝儿的六零年代 > 第(93)章

第(93)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在没有徐宝当任记分员之前,林田作为会计,一人身兼双职,既要做会计的工作,又要干记分员的事情,领到的工资工分却只有一个工作的份儿,别提多苦逼了。

这会儿有人顶包了自己多做的那份工作,林会计给徐宝讲解工作,讲解的十分认真详细。

比如生产队的记分方式为,一般性非定额劳动,一个男壮劳动力,十8岁以上,出一天满工是十个工分(早工两个,上午工四个,下午工四个),一个女壮劳动力,出一个满工是8分(分别为两个、三个、三个)。十四岁以上到十8岁的半大孩子干活儿,按照劳动的数量,再决定是给记满工,还是半工。

农闲的时候,没有太多劳动量,就按出勤记工。

农忙的时候,或者某项重体力活的时候,按定额记分。如割一亩稻多少分,插一亩秧多少分,挑一个草头多少分。这些定额工分,全都需要计分员逐个统计。

第五大队有近8十户人家,每户按最少有十口劳动力来算,徐宝就得每天记录8百个人的工分,光想想,她就觉得自己手指头会废掉,也不知道林会计这么多年来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当即就去找李建国辞工。

李建国就说:“你别小看记分员这个工作,做得好了,能提拔成会计,或者副队长,到时候还能提升到公社里头吃商品粮,还有机会进城深造学习,再往县里提拔……我是想着你一个高中生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县里的高中又不知道什么开学,你还不如上几天班,挣点钱给自己花花也挺好。以后学校开学了,你高中毕业,有这段经验,老师也会酌情给你上报上去,会给你分配好一点的单位。不像我,当初啥不懂,凭着一腔热血回乡下,想用自己的知识力量回报乡亲父老,结果到现在三十好几了,还是大队长……” 李建国这话说得是推心置腹, 实则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

红旗社旗下的五个大队,大多只有六个干部指标,可其他公社却是有七个干部指标,红旗社所缺的干部指标是副生产大队长职位。

李建国最近去县城开了几次关于知青下乡的会议,知道这些下乡的知青, 大多都是高中大学学历以上, 自愿申请下乡来得。

到时候他们到了第五大队干不干农活儿还是一说,红旗社缺个干部指标,肯定会有知青提出来,让公社补缺填人。

一般来说,一个大队选举生产大队长,都是选的德高望重, 有号召力、凝聚力、约束能力的人当大队长。李建国当初是凭着自己的高中学历,还有他的父亲是上一任的生产大队长, 这才被大家投票选举成为接任的生产大队长。

可这么大的一个村子,难道只有李家在村里德高望重吗?显然不是。

大兴村,原本叫徐家村, 村子里姓徐的比较多,当时只有二十来户姓徐的人家占据整个村庄, 后来战乱, 徐家村来了很多逃难的难民在这里扎根,后来发展成今天的8十多户, 各种外姓外来户穿插成一个村子。建国土地改革后,才改名叫大兴村。

李家作为一个外来户, 李建国坐到生产大队长的位置,其实是有点心虚的。毕竟人家徐家才是大兴村的正主儿,里面也有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一些人才辈出的后生。

如果公社真要补一个副生产队长的位置,到时候肯定会在徐姓人家或者高学历的知青中选一人。

副生产队长的权利不低于正队长,在工作上就会和李建国有一定的冲突。要是遇上什么事儿,以前李建国一个人就能决策的事儿,如果副生产大队长反对,两人就得扯皮拉民众投票。

到时候得民心者得决策权利,时间久了,副生产大队长肯定不服输,会想方设法把李建国拉下来。

眼见明年又是三年一选大队长,李建国为了第五大队实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实在不想让无毛的毛头小子顶了自己的位置,就把徐宝提拔成村干部。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