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宝儿的六零年代 > 第(127)章

第(127)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穿了一会儿,怕把新衣裳弄脏,她就脱下衣服来,小心的放在床边的木衣架上挂着,转头去通知陈秀和周岳准备去北京的行礼。

陈渊当然不放心她们两个姑娘家独自上北京,除了提了一句让徐家人也跟着来玩玩的话儿,还重点说了一句,让周岳护送她们俩。

见识过周岳不输于陈渊的狠戾手段,徐宝对于他跟着她们一起去北京没有任何意见,跟他们打了一声招呼后,就回到家里准备一些特产。

所谓的特产,依旧是她做的红薯干、麻辣咸菜、自己晒的菌子、养在灵泉里的鱼,做成的香辣咸鱼块等等。

强子几个扒在她的门边,看着她忙忙碌碌收拾东西,小小的行囊鼓得老高,大有一种要把家里搬空的趋势,最粘徐宝的玲子就有些伤心,红着眼睛问:“姑,你还会回来吗?”

徐宝原本是打算带几个侄儿侄女去北京见识见识的,奈何她娘说路上诸多不便,孩子太多管不过来,真带他们去了,呼啦啦的一群人,吃住怎么解决?陈渊再能干,他们又没结婚,不能什么事儿都麻烦人家。

徐宝想想也在理,就只打算让老娘跟着她去,这会儿看见玲子那伤心的小模样,她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瓜子,笑着道:“我当然会回来。我这趟只是去探亲,看看我亲妈,再看看你陈大哥,过一段时间就回来,到时候给你们买好吃好玩的。”

“那就好。”玲子松了口气,正想说什么,她哥刚子已经抢在她面前说话:“我听人家说北京的烤鸭可好吃了,姑,你到时候给我捎只回来呗。”

“别做白日梦了。”站在他身边的墩子推了推眼睛,一副很了解的姿态道:“也不想想咱们这儿离北京有多远,光坐火车都要两天三夜,现在又是三伏天,真带回来都臭了,还是想一些实用的。”

刚子没办法,只能改口让徐宝多给他带一些点心,着重说了最好给他带两罐水果罐头,他听人家说,水果罐头可好吃了,比蜜甜,比肉都好吃,他一直都想吃吃看来着。

徐宝答应后,问其他侄儿侄女想要什么,她看情况,尽量带回来。

强子要了两本戏曲话本,他虽然辍学在家干农活儿,但对戏曲评书类的特别感兴趣,闲的没事儿的时候总要哼唱两句不知从哪学的戏腔。要两本戏曲话本,也是想着自学成才。 墩子要了两本科学类的书籍, 一大堆高中、大学各种学习资料。

他头脑聪明, 学习成绩每年都是全年级第一名,原本今年初考后,他肯定会考上重点高中。

但最近风头不大好, 初高中成绩优秀的人都会被老师约谈, 而后成为知青中的一员, 被放去偏远的山区支农。

虽说第五大队本身就是乡下,还有点偏僻,镇上的初中目前还没有波及初中生被下放的迹象。到底墩子心里清楚, 现在各地大批大批的下放知青,只怕不久的将来, 国家形势要变。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他考上高中后停课自学, 等形势平静后,再继续上学也不迟。

玲子也要了两本书,外加一套学习用具。自从她爹娘离婚后, 她娘再嫁, 她爹除了每个给他们兄妹俩邮寄生活费,好几年都没回来看过他们, 玲子就变得特别黏对她好的方如凤和徐宝。

在徐宝近乎洗脑,女孩子要多读点书, 读书才是穷困孩子最好的出路下, 玲子是拼尽全力的认真学习。墩子时不时给她复习指点, 玲子的成绩也十分不错,总能保持在班级前三, 被老师夸赞了好多次。

方如凤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老师怕她如其他乡下人一样,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识个字就可以了,最多让女孩子们读完小学就不让读了,然后让女孩儿们回家帮忙照看孩子,做家务活儿等等。

一直劝方如凤,说玲子学习不错,让她能读就读,学习费用花不了几个点钱的,等玲子以后读出来,说不定能成为国家栋梁,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