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知道了。”朱玲低低应了一声,看着他扭头又跟冯媛媛说了几句,冯媛媛不情不愿的瞪他一眼,两人又说笑了一会儿,他帮着冯媛媛把饭菜做好,两人就把饭菜端了出去。
朱玲心里很不是滋味,总觉得看见他们两人站在一起就无比闹心,恨不得上去推开冯媛媛,自己跟周富强闲话家常。
可她知道,周富强是看不上她的。打她下乡那天开始,她就喜欢上这个风趣幽默,有担当又长相不错的知识青年,总是有意无意的靠近他,表露自己的小女儿心事好。
奈何周富强总是装傻充愣,从不正眼看她,也不跟她有任何的肢体接触,今天他还是第一次主动跟她说话,话里话外多少都有点维护她的意思。
朱玲有些欢喜又有些忧愁,思绪不在点子上,直到一股子糊味在鼻翼间挥之不去,这才回过神,大叫一声遭了!后来新来的那批知青怎么骂她,可想而知。
稻谷收完后,今年的秋收算是结束了。
对于社员们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秋收过后分粮食了,在徐爱国领着人把任务粮上交后的第二天,队上就开始分粮食了。
还是往年的规矩,全队人按照忙活一整年的工分册子,都排队在粮仓前,由周富强从村头开始念每户人家的户主名字,把人叫到跟前,核对工分数儿,再到徐宝那里核对工分计算好的粮食,再挨家挨户的分粮。
今年的分粮标准还是没变,全看各家攒得工分,分粮食。大致能分多少粮食,大家都心里有数,等排到自家,就按手印领粮食,拎上自家的麻袋背篓啥的,喜气洋洋地一袋袋的往自家仓库里搬,甭提多高兴了。
徐家自从分家后,壮劳力就不如从前了,都是各干各的。好在徐万成、徐万福两兄弟孝顺,孝敬粮是少不了老两口子。
老徐头和方如凤都是勤快的人,今年又是个丰收年,领了粮食下来,填饱未来一年的肚子肯定没问题。
老知青们也和社员一样,拿工分兑换了粮食,就算挣得工分没社员们多,起码也能赚个温饱,不饿肚子。
只有新来的两批新知青没分到丁点粮食,就站在一旁羡慕的两眼发光。
想也知道分粮没他们的份啊,这批新来的知青刚来的时候拽得二8五似的,看谁都不顺眼,成天跟斗鸡一样,一有机会就在社员嫌弃这,嫌弃那儿,还叨逼叨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弄得社员都不待见他们!
这其实也没啥,周富强那批知青下来的时候,也干过这样的蠢事儿。
问题是社员们不耐烦听啊!想他们就是一个大老粗,很多人大字都不识几个,你跟他们讲社会主义理想抱负,不就鸡同鸭讲眼碌碌,时间久了,谁耐烦听啊!
关键新来的知青们没有一点自觉性,每天了除了叨逼这些事儿以外,还像个刺头一样东埋怨,西闹腾,一个不顺心就去折腾徐爱国这个大队长。
徐爱国也是见鬼了,想当初周富强那批知青来的时候,也没那么难缠啊!
所以当他决定在秋收上狠狠收拾这批新知青们的同时,也给他们立下规矩,从今年到明年秋收之前,他们每干一天活儿就发一天粮。
这样一来,不但能促发他们的干活儿积极性,还能让他们产生粮食危机感,只要他们一天偷懒不干活儿,就一天没饭吃,看他们还敢作妖!
不得不说,徐爱国这招还是有用的。当看见大队上的社员们和老知青们,箩筐、麻袋啥的,一袋袋往家里搬的时候,新来的知青们是羡慕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能心里感叹,啥时候他们也能拥有这么的粮食,吃个畅快啊!!
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当初下乡来,根本就不想干农活儿,更甭提挣工分换粮食了。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