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栖松比封顷竹还要像个读书人,他虽为军校生,但未入学,勉强称得上“预备役”,跟兄长学了打枪,却未曾真的见过血。
所以他不理解兄长的困扰,还笑着打趣:“大哥有儒将之风。”
封顷竹将手里的报纸卷起,敲他的头:“老二,你也嘲笑哥哥?”
说罢,背着手,长叹远去。
少年时期的封栖松觉得霁月清风、策马风流的金陵儿郎都该如兄长一般,文能笔下生花,武能上阵杀敌。
直到回国后,封顷竹战死沙场,他成了封家唯一的顶梁柱,方才知晓,人生的无数种选择里,他曾经幻想的,是最不负责任,也是最不切实际的一条道路。
后来,封栖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年封顷竹走过的路,把年少时的自己杀死在了大哥死去的夜晚,也把那条光明的道路让给了封卧柏。
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也没有人问他值不值。
他做了一个永远不会后悔的选择,代价是意气风发的自己和一双腿。
不过送葬时,封栖松尚未考虑这些,他如同所有痛失亲人的年轻人,强忍着泪水,不肯将最脆弱的一面表露出来。
他踏过兄长走过的路,穿过兄长行过的街,在城门口,与陈北斗撞在了一起。
封顷竹出殡的日子,陈北斗竟然穿了一身红,身后还有一顶载着美人的小轿。
“哟,封老二?”陈北斗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审视刚从国外回来的封栖松,牙缝里挤出一声轻蔑的笑,“你总有一天要去陪你大哥。”
封栖松抱着灵位,一言不发,沉静的眸子似是在望陈北斗,又像是在望很远的地方。
他一动不动地站着,连带着他身后送葬的警卫队,铁灰色一片,仿佛失了色的兵俑。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