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江临渊是第一次酣畅淋漓地涌了一次,竟痛快得全身是汗。夏和瑜暗中拽过一张白布,擦拭干净手上的东西,慢慢俯下身子枕在了江临渊的旁边,两手环住江临渊的腰,拉进自己的怀里,盖上了被子,继续耳鬓厮磨。
“你还让不让我睡?”江临渊问道。
“我怎的不让你睡了?”夏和瑜半闭着眼睛道。
“你......你那东西可真倔强。”江临渊揶揄道。
“你莫要管它,连我都管不住它,谁让你在我怀里呢。”夏和瑜道,这话说的江临渊又一阵脸红。
而夏和瑜说着不要管,这夜却又不知将江临渊折腾起来多少次,直到天际泛亮,两人才老实地睡去,睡得很沉,很安稳。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一场大梦
几番不觉间,秋日已过,天气渐渐地冷了起来。宛州城虽地处南部,而今却飘起了一阵小雪。天幕微暗,薄云星星点点地洒下些雪沐,暗藏着无限的寂静。
江临渊披着一件垂地的厚袍子,手上团着一张柔软的貂皮,倚在门廊上,懒懒地打了一个呵欠,贪婪地享受着这天地间的安逸,因为他知道,过不了几日便又要行军了。
夏和瑜一早便来到了军营帐内,却只见张翎和小沙二人嘀嘀咕咕地不知道在说着什么。小沙见夏和瑜进来,便低着脑袋从旁边溜出去了。夏和瑜有些奇怪,总觉得小沙是十分地害怕自己。
“元文栋呢。”夏和瑜摸着茶壶暖手,向张翎问道。
“他去墓上了,应该一会儿就能回来。”张翎道。
自从知道自己的妻儿死在了京城后,元文栋就变得分外沉默寡言。几日前,他在宛州城外一片清静的地方给自己的妻儿立了一个衣冠冢,说是衣冠冢其实里面空无一物,是个空冢,不过是作为元文栋寄托相思的地方。
夏和瑜哀叹一口气,想起元文栋的妻子,他实际上是见过的,是个很开朗美丽的姑娘,爱说爱笑,落得如此结局,也真是令人叹息。
“将军,我们何时走?”张翎打断夏和瑜的思绪问道。
夏和瑜把指尖儿放在书案上的羊皮地图上,道:“两日后就出发,粮食还可以用多久?”
“不到二十天。”张翎道。
夏和瑜点了点头,食指轻轻敲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那是一个富庶之地,易州。而这次的行军并不会容易,冬日天寒且不说,粮食也不够用,况且易州离宛州较远,若要到达,还要翻过一座山头,而且易州州史是有名的李素亲党,并不会轻易地降了,这场仗怕是不好打。
冷风顺着并不严密的营帐吹进来,吹得夏和瑜紧了紧身上的衣服,说道:“城内留下一些粮食,剩下的咱们带走。”
“好。”张翎道,“可将军,这三座城,你是要让卜承嗣守着?”
“怎么可能。”夏和瑜嘬了一口茶道,这三座城算是夏和瑜军队的后方大营,断断不可大意地全部交给卜承嗣,所以夏和瑜道:“我爹会留在这里。”
“老将军?”张翎惊讶道。
夏和瑜点头,实则他也没想把自己的爹爹留在宛州的,倒是江临渊告诉他,老将军年过六旬,早已不适合行军,但是老将军的威望胆识仍在,让他留守,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又一阵冷风吹入帐中,厚重的帐帘子被挑开,元文栋从帐外走了进来,见到夏和瑜在,躬身唤了一声“将军”。
夏和瑜颔首示意,发现元文栋的双肩有些垮,一双眼睛却是精神的,透着一点儿野兽的凶狠。夏和瑜知道,经历了此事后,元文栋便还是曾经的那个元文栋,仍是个猛将,拿得起铁戟,跨得上战马。
夏和瑜提起茶壶倒了一盏热茶递给元文栋,“天冷,你先暖暖身子。”
元文栋接过茶盏捂在冻得发白的手里,也不道谢,一双眼直直地盯着书案上的羊皮地图,仿佛要钻到里面去了。
门廊处,江临渊在打了几个呵欠后,仍是觉得冷,便转回屋里去生了一盆炭火。夏和瑜本也想叫他去军营里帮着出出主意,可是江临渊犯懒,也是觉得这事儿夏和瑜自己可以办好,便给推了,自个儿在屋子里听着炭火“毕啵”作响,颇为惬意。
屋子里暖洋洋的,江临渊缩在大袍子里,竟是不出一会儿就有些迷蒙了,明明昨儿晚上睡得够饱的了,可今儿还是就着炭火睡过去了。
而在睡梦间,江临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小小的男娃娃,沿着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