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我咽了咽口水,仰起头来看他,一时间忘记了回话。
197.
许多年前,我爹尚不认识我娘,也不谈有我。
他更不是甚么常宗主或是常盟主,彼时前任宗主仍在世,闯dàng江湖时人人还称他一句,常少侠。
常少侠遍访武林,结识友人无数,回到剑宗来,与他感情最好的还是外门的一个预备弟子。
说起来那人连预备弟子都算不上,与小平子一样,只是个烧火的小杂役。
我爹上任之后,人人都以师兄弟相称,没有什么杂役不杂役的。
无情剑宗宗主的大弟子与外门最不起眼的小杂役之间隔着一道深不可测的沟壑,可这俩人偏偏成了好兄弟。
小杂役有个好养活的名儿,叫小chūn。
剑宗没有人愿意收小chūn为徒,常少侠得空就教小chūn三两招,提前尽起了师父的应尽之责。
日子如流水,小chūn跟着常少侠东奔西跑,竟先比常少侠更早成了家。他始终未曾真正拜入剑宗门下,算不得正经徒弟,若是想走,谁也没有拦住他的理儿。
常少侠虽有惋惜,却也不能将同龄好友收做徒弟,只好同小chūn告别,约好了今后时时相见。
小chūn走了。
走的不止是一个人,他还顺走了藏书阁内压箱底的《宝相经》。
何为《宝相经》,并非名字听起来像少林寺秘籍,它便真是出自少林寺。
祖师爷上下求索,一生不过百年,竭尽心力为后世钻研了无数剑谱功法。
可他老人家琢磨的事儿太多,也没那么多闲工夫一一验证,传到第四代宗主那儿,才发觉这《宝相经》似乎有些玄乎。若是普通弟子拿它当内功心法修炼,长久以后无一例外阻塞了经脉,丢了一身武功不说,更甚者走火入魔,落得个半死不活。
原是祖师爷功力深厚,《宝相经》之于他是锦上添花,落在旁人手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小chūn日日同常少侠混迹一处,多多少少知道些闲杂人不知的事儿。
常少侠后知后觉地追去小chūn留给他的地址,邻里却说小chūn夫妻两月前就已搬走。江湖之大,小chūn仿佛人间蒸发,卷携了剑宗的禁书,再也找不到他这个人了。
一年又一年,三年之后常少侠应邀奔赴群豪会,见着了数年未见的故人。
更巧的是,最后一轮抽签,常少侠恰好便对上了这位故人。
小chūn果真使出了宝相经上的功法,一战成名,虽败犹荣。
江湖上无人见识过此种武功路数,小chūn当即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贵。
常少侠不愿将事情闹得人尽皆知,夜探旧友住处,原想推心置腹说一番话,对着的却是黑森森的大门。
罢辽,常少侠心说他拿就拿吧,撕破脸皮总归不好看,《宝相经》若是能在他手上发扬光大,倒也不失祖师爷意愿。
回了翠逢山,常少侠挨了师父三十鞭子,在宗祠跪了三日。
这事儿就算翻篇了。
可是在小chūn那并没有翻篇。
两人再无往来,小chūn在江湖上小有名气,时常与各大门派弟子切磋比试,一日前往六合派,不知怎地,失手杀了六合派的一位出色弟子。
小chūn与六合派算是结下了仇,经此一役,他仿似变了一个人,凡是挑上门来的,纷纷痛下杀手,不留活口。
常少侠的师父油尽灯枯,将宗主之位传予他,闭目前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无虞,你本无心犯错,可如今江湖纷乱确是因你而起,你合该去了结此事。
彼时小chūn已经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沦落为人人得而诛之的邪门歪道,武林盟主之位高悬,圆滑之人不愿扯大旗出这个头,一心惩恶扬善的愣头青却又不够格。
常少侠听进去了。
他带着无情剑,独自去见了小chūn。
因果循环,小chūn偷走了《宝相经》,也因其性情大变,走火入魔,再无jīng进可能。
或者说,等待他的是早死或是晚死无甚区别,早死还痛快些,不必忍受接下来反反复复的痛苦。
小chūn大梦一场初醒,双目恢复清明,苦笑死于少年时旧友的剑下。
宅院里逃的逃,跑的跑,只剩下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