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朱魄隆闻听皇后这一篇自白入情入理,又有物证,更见她怆然之态不似有伪,不禁怦然心动,心中已代太子信了九成,不由朝太子瞧去。其实不仅是他,双卫似也有些发懵地瞧向太子。唯独那老僧仍自一脸木然,不动神色。
太子不敢看老僧,只怔怔看着皇后,瞧模样似也大受触动。
忽见秦燃轻轻咳了一声,便要说话。便在此时,那老僧忽怒视秦燃,喝道:"夜猫子,老衲说过要靠他自己分辨,你休得多事!"
秦燃吓得抖了一下,凑上来道:"小的怎敢干预主上?"说着他将嘴朝伊藤一努,道:"只是想说,情急之言,须提防外耳......"点到这里,他躬身退下。
其余诸人经他提醒,不由尽皆变色--的确,这等机密要言,岂能被外人听去半句?不由齐齐看向伊藤,却见伊藤果然站在那里眼中游移,面上发呆,也不知听懂了几句。但老僧却似丝毫不放在心上,淡淡道:"让他听吧,又能传到哪去?"其言下之意,大家瞬间都明白了。
在旁的朱魄隆感叹忖道:我是想走苦于找不到台阶,而这武士有这许多机会却硬是不走,这下只怕再也走不成了!但他对伊藤已好感递减,这感触也便一闪即过,随后又瞧向太子及皇后。
太子似被老僧之言所激,容色大动,脱口便厉声问道:"内宫之事,你怎知得这般......"
不料他还没说完,皇后怒哼了一声打断,反唇相讥道:"什么内功外功?孽障,你莫非也想跟夜猫子学么?想动手来试试为娘的武功家数不成?!"太子说得是"内宫",她却听成了"内功",难怪气恼不已!
太子闻言一怔,不禁瞟了秦燃一眼,但见秦燃微微点头。
太子似又为之所动,遂强自镇定,先作一揖,然后换作商议的口气道:"本宫说得是内廷之事,非是动手之意。这样吧,您暂别急,此事太过蹊跷,虽有物证,却缺人证,且扳指可偷可伪,世无不透之墙,因此内宫之事您知道再多也不稀奇,便武功也可作假不是?--因此正如您说......虽有些可笑可叹,却也顾不得了。本宫必须问清,若您是真母后,定会怜我这般心思,去我心疑!"
皇后吁了口气,神色大缓,叹道:"我儿既如此说,也有几分道理。好吧,你的意思为娘大致明白了,在这等着便是!"
太子点点头,又咬了咬牙,忽道:"冒犯了!"说着翻手自后腰抽出那把匕首,猛地一刀朝皇后头顶劈了下去!
诸人大惊,却见皇后镇定自若,不躲不闪,而那一刀却也没劈正,而是向侧削向她的左耳。只听"嚓"的一声,带着几缕长发,那只左耳竟应真的声掉落下来,被太子接在手中!
朱魄隆见状,刹那间骇得冷汗都冒了出来。他定睛看去,奇事出现了--却见皇后左耳虽掉,并未流血,脸色也未有丝毫疼痛神情。再看太子手中紧紧捏着手中那片耳朵(似是只木制假耳),呆呆瞧着皇后,脸上阴晴不定,好似又悲又喜。
皇后只摇头叹息一声,缓缓自怀中取出一把玉梳,将乱发梳理起来,掩住失去外耳耳洞,凄然道:"难为我儿还记得为娘这耳......"忽喉头一阵哽咽,泪水又下。
太子几乎跳起来,举着假耳对老僧颤声叫道:"恩师你瞧!她......她不是母后还能是谁?!"
那老僧淡淡道:"这么说,你真的确认了?"
太子闻言一怔,不免又犹疑道:"这......莫非恩师还觉得有假?"
那老僧厉声道:"你还不明白么?别人说什么与你何干?真的假的其实也没那么要紧--重要的是你自己敢不敢确认!"
太子被骂得低下头,又瞧了瞧手中肉色假耳,遂毅然点头道:"不假!这肉桂根木乃我亲自寻来,亲手雕成,十七岁那年过生,又亲手献给......母后!"说着,他流下泪来,瞧向皇后,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在皇后跟前,泣道:"儿不孝啊,连累母后受苦受屈......母后责罚孩儿吧!"
皇后更是悲伤得不能自已,只颤抖着摸了摸太子的头,太子抱着她的双腿,母子俩抱着哭成一团。在场诸人无不唏嘘,朱魄隆也不禁鼻子一酸,泪眼朦胧。
"哭什么?"老僧忽冷笑斥道:"起来!你是来哭的么?"
诸人闻听此言,心中皆甚不以为然,无不暗怪这老僧不近人情之至。反倒是皇后叹息一声,道:"孩儿,你师傅说得不错,你不比寻常男儿,不可多现此儿女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