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再起风波
“还是没有消息?”
天色早已经暗下,御书房内,却仍是灯火通明。陆祉眉随澹台临秋站在书房内,冷无言抱拳单膝跪地,颔首道:“皇上,摄政王府的郭管家说,摄政王离开之前只留了句口讯,说他只是外出散心,莫要寻他。”
澹台临秋眉头紧蹙,转身坐到长案之后,叹道:“解散了恶灵暗卫,又一声不响的离开。他是担心朕对他有所顾虑,想给朕个安心。可知朕更希望他在旁辅佐,一起治理江山?”
陆祉眉默不作声,她比澹台临秋更清楚澹台知茗为什么离开,也更清楚澹台知茗决定离开的心情。
他不过是想求个安静罢了!
有时候,孤独也是一种享受、一种解脱。那种隐隐作痛的感觉,虽然煎熬,却会让人上瘾。
镇南将军府,红纱红幔红烛,两个身着红衣的人,对坐在桌前,同饮交杯酒。待酒杯放下,陆祉誉起身看向窗外,看向阁楼之上,澹台知茗曾站立的位置。
诺敏走到陆祉誉身后,环住他的腰身:“放心,他也许只是出去走走,很快就回来了。”
陆祉誉牵强一笑:“他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看着陆祉誉这失落的神情,和落寞的语气,诺敏挑了挑眉头:“我们一定要在新婚之夜怀念摄政王吗?夫君,时间不早了。”
陆祉誉叹了口气,抬手将窗子关好,回身将诺敏环在怀中:“然后呢?”
诺敏踮起脚,揪住陆祉誉的领口衣襟:“该洞房了!”
说罢,拉着陆祉誉的衣领,走到床榻前,将他扑倒在榻上。而后坐起身,将火红的床幔放下,伸手去解陆祉誉的衣带。
诸事平息,生活忽然平淡了下来。后宫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无止尽的重复着每天要做的事。不一样的,只有天气的变换,和愈发漠然的心。
转眼过了一年时间,年关过去,春暖花开,离开的那人还是没有传来一点消息,好像早已经人间蒸发了一样。
直到这时,陆祉眉才稍微体会到当年澹台知茗到处找她时的心情。原来思念一个只存在于记忆中的人,是这么煎熬的一件事。
长秋宫中的桃花,迎来又一次盛放。想来江城的桃花也已经开了吧?当初说好一起重游故地,去赏江城的十里桃花,至今仍未兑现。连约好一起赏花的人,都已经不知身在何处。
时过境迁,又有什么是永远不会变的呢?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直平淡下去,却就在这个桃花盛开的季节,迎来了又一轮时局动荡。
一早听闻澹台临秋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虽不知何故,陆祉眉还是端着碗汤羹来到了御书房。
脚步踏进门内,澹台临秋正闭着眼用手揉着额头。听见脚步声,看也没看便将手边折子全部丢了过来:“不是说了不准打扰朕?滚出去!”
丢起的折子朝陆祉眉飞来,陆祉眉虽端着汤羹,却躲闪的毫不费力。待所有折子掉落在地,陆祉眉看了眼脚边的折子,小心翼翼的跨过去,走到桌案前,将汤羹放在桌上,轻道:“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
听到陆祉眉的声音,澹台临秋睁开眼,怔了怔,满面歉意:“刚刚不知道是你,打疼了没有?”
陆祉眉摇了摇头:“趁热把汤喝了吧,有什么事,喝完再去想。”
说着,将装着汤羹的碗推到澹台临秋手边。
若是寻常,看到陆祉眉亲手做的汤羹粥菜,当真是可以解忧的良药。可现下,澹台临秋是真的一点胃口都没有。
但他还是端起喝了一口,只是入口的汤羹,本该香气浓郁,他却尝不出半点味道。默默将汤碗放下,叹道:“祉眉,刘焕和刘沅琪有消息了。七弟,也出现了。”
陆祉眉精神一振,袖中双拳倏然紧握。这两个消息,无论哪一个,对她来说都是惊喜,可她面上却是不露声色,淡淡道:“那你应该高兴才是。”
“你有所不知,”澹台临秋紧皱的眉头,一直不曾舒展“刘焕投靠了中锦国,现在正与凛千策一起攻打宁城。七弟现在在那边,带着宁城的少数兵力撑着。朕已经下旨,要陆祉誉点兵点将,带上三万兵马前去应援。可从皇城到宁城,这么大的军队,最快也要两月,朕担心七弟撑不住啊!”
闻言,陆祉眉亦是皱紧了眉头。没想到竟出了这么大的事,凛千策一直虎视眈眈,早知道这一战在所难免,只是这战事起的太突然。
想了想,陆祉眉道:“可否让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