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箭三雕
汉唐都城外约五里处,有一处清润之泉,传说汉唐的开国皇帝曾经在此迎接国师入朝,是以词泉也被称为迎师泉。由于这里身处郊外,又有密林做伴,是以平日里行人并不多。
而今日却有些反常,非但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而且人声鼎沸。人群密密麻麻从城门外绵延到这里,一个个面有好奇之色,忍不住开始猜想这样大的阵仗,究竟是为了迎接谁?
迎接队伍最前方所占的人,便是韩赤月,而此时的他已在此地等了两个时辰左右。那些来看热闹的人不仅更加怀疑,究竟是哪国使节要到来,为何会让太宰亲自出城来迎接?
一辆略显古旧的马车从官道上驶来,马车上的人见此景也略略称奇。原本他一个乡间先生被皇帝召为臣子已经够古怪了,可为何这个欢迎的队伍也似乎是为自己而来?
自己虽然读书破万卷,又名为杜树人,可依照实力来说自己当真配不上这样的迎接仪式啊。或许自己理解错了,这些人并不是为迎接自己而来。
杜树人扯开车帘正准备让车夫改变方向,车夫却跃下马车,恭敬的向自己施礼道:“杜树人先生,太宰韩赤月已经在郊外等候了。”
杜树人望了车夫一眼,有些颤颤巍巍的走下车来,只行了五六步,一个年轻人便快步走上前来,对他拱手施礼道:“这位就是杜先生了,果真是风采非常,颇具大家之气。”
“在下杜树人,奉召入京,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韩赤月笑道:“鄙人韩赤月,奉皇明前来迎接先生。天气炎热,还请先生上华盖避暑。”
“不不不,无功不受禄,我什么都没做,怎敢享有如此体制?”杜树人受宠若惊,急忙摆手拒绝。
韩赤月继续言笑晏晏,向北拱手道:“皇上说任县能多年安宁,犯罪率为举国最低,全是您老教化有方。何况,你老又教出壬擎棋这样绝世才子,自然应当给予嘉奖。”
“不敢当,不敢当,老朽当真是不敢当。”杜树人摆手拒绝,只是看到对方分外真诚的脸,倒也不好再说其他拒绝的话了。
韩赤月从袖子中取出一块精美之玉,笑道:“如果先生肯交我这个书友的话,还请收下玉书坊的玉牌。虽然无多大作用,但是却能自由进出玉书坊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
这块精美的玉牌一出,街道两旁围观的人纷纷咂起了嘴巴。要知道玉书坊的玉牌,非但玉的质量上成,而且能凭此从玉书坊借走任何书。是个读书人都知道,玉书坊那藏书量全国第一,而且拥有很多其他地方寻不到的珍贵残本。
很多读书人也忍不住咽下了口水,要知道玉书坊的玉牌全国只有十一枚,就连八王爷这些皇宫中人也没有,绝对是人间珍品。结果韩赤月就这样大手笔的当见面礼送出去了,当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本来韩赤月将玉书坊的玉牌送给一个七十岁老头儿已经让人匪夷所思的了,不过更让人惊奇的还在后面。
一个小太监将木盒高高举过头顶,神色恭敬的道:“这是皇上送给杜先生的千年人参,还请杜先生不要推辞。”
此话一出,人群中一片哗然。非但因为那纵使万两黄金也买不到的千年人参,更是因为皇上并没有使用‘赏’‘赐’等居高临下的字眼,而是一个‘送’字。
人们纷纷把视线投望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儿,心想这个人究竟有何魔力非但能得到太宰大人的亲自‘郊迎’和玉书坊玉牌,而且能够让皇帝能够以朋友相交并赠送人参。
杜树人久居民间自然不知权谋之术,不过他倒也是一个知己的人,是以明白皇上或许看重的不是自己,而是全天下的读书人。皇上这些宝贝不单单是赏给自己这个‘杜树人’的,而是赏给天下所有读书人的。
既然朝廷有了招揽读书人之意,杜树人又岂能推拒。是以笑着接过千年人参,尔后高声谢道:“读书人的人生选择,自古就在柳下惠和箕子之间。或位于庙堂,替天下百姓筹划;或隐居山水,寄情自然之时教化当地之民。”
杜树人这番话刚刚出口,人群中就传来一阵叫好声。其中有一个很突出的声音道:“这话不假,我还当真是这样想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读书人自然都很想一展抱负,但是他们总想等到天下进入大治之时方登场。可是到了那个时候,有没有读书人在庙堂,又有何重要呐。当今皇帝体察民情,重视读书人,正是各位一展抱负的最佳时候,还望各位不要犹豫,出山以期有所作为。士子们,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