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技惊四座
“杨玉葫芦?”
“这是什么?我怎么从没听说过?”
“商朝有这种玉器吗?而且商朝的玉器不多数是工具或者兵器吗?什么时候有过植物?”
“况且商朝玉器形色统一,比例匀称,这块葫芦玉明显不符合商朝玉器的标准,怎么可能是出自商朝?”
王小凡话音刚落,四周顿时议论纷纷,有人更是大声的驳斥王小凡。
“杨玉葫芦?”
唐老与罗玉杰等人闻言,眼底划过一抹沉思,脸上更是露出震惊之色。
杨玉葫芦可是商朝玉器制作的巅峰,史书古籍的记载都很少,在整个收藏界可以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物,此时王小凡竟然说这块怪异的葫芦玉是杨玉葫芦,他们又怎么能够不震惊?
“杨玉葫芦?王小凡,你不要信口开河,那可是只存在传说中的东西,根本没有人见过,就连史书记载都很少,你凭什么说这块葫芦玉就是杨玉葫芦?”
张尚道专研玉器,对于玉器中的极品杨玉葫芦还是有几分了解的,他绝不相信王小凡这样的穷小子,竟然能够辨认出他都认不出来的杨玉葫芦,更何况这是不是杨玉葫芦还要两说。
“那我就证明给你看。”
王小凡嘴角噙着一抹自信的笑容,如果单凭他自己,当然不可能说出理由,但是弱化版的火眼金睛一扫之后,关于杨玉葫芦的所有信息,已经全都在他的脑海中,随时都可以用。
王小凡目光扫视一周,开口道:“大家都知道商朝玉器多以线条为主,纹饰灵活多变,虽说讲究比例匀称,但并不是绝对。”
“这块葫芦玉线条流畅,上面纹饰栩栩如生,翠绿盎然,散发勃勃生机,让人心旷神怡,而且大家仔细看可以看到这块葫芦玉是空心的。”
顿了一下,王小凡接着说道:“上部镟起,磨磋深腹,这是商朝琢玉技艺中典型的掏膛技术,而且玉器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更是将玉葫芦雕刻的栩栩如生,也是典型的俏色玉器。”
……
“所以,这块葫芦玉无论是从造型、纹饰、材质还是琢玉技艺都是出自商朝,有很大把握就是商朝玉器中的珍品杨玉葫芦!”
虽然王小凡有绝对的把握保证这块葫芦玉就是杨玉葫芦,但是他还是没有把话说死,因为事无绝对。
“难道真的是杨玉葫芦?”
“王小凡说的有理有据,挑不出任何毛病,应该就是杨玉葫芦没错了。”
“杨玉葫芦只有古籍记载,根本没有人见过,不能凭借王小凡的三言两语,就说这块葫芦玉是传说中的杨玉葫芦。”
王小凡刚刚说完,四周顿时爆发出激烈的争吵声。
而罗玉杰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开口道:“虽然你说的这些东西都对,但也只能证明这块葫芦玉是出自商朝,怎么能够证明它是杨玉葫芦?”
“没错,你说的这些东西不过是证明了这块葫芦玉出自商朝,但并不能证明它就是杨玉葫芦。”张尚道闻言眼前一亮,也是跟着附和。
看着还不死心的罗玉杰和张尚道二人,王小凡一脸冷笑,开口道:“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那就让你们彻底死心。”
说罢,他过身来对着工作人员说道:“麻烦给我拿两杯水和一株快要枯死的植物。”
不大一会,便有工作人员给王小凡端上来两杯水和一盆快要枯死的盆栽。
“王小凡这是要做什么?”
“我也不清楚,验证杨玉葫芦怎么会需要这些东西?”
四周众人一脸懵逼,根本搞不明白王小凡要做什么。
而在四周众人疑惑的目光之下,王小凡将那块葫芦玉放到其中一杯水里,随后只见那杯水由透明慢慢变成淡绿色。
“诸位,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
王小凡嘴角噙着一抹微笑,端起水杯倒在快要枯死的盆栽上,只见盆栽原本枯黄的枝叶,在以肉眼看见的速度变绿,大约十分钟后,便变得生机勃勃。
“这怎么可能?”
“这是在变魔术吗?怎么会一下就变得生机勃勃?”
四周人群脸上写满了震惊之色,眼前的情况太过于匪夷所思,一株快要枯死的盆栽,竟然在浇了被葫芦玉浸泡过的水后,变得生机勃勃,这违背了常理。
“原来是这样吗?看来这王小凡应该知道不少东西。”
站在陈振生身边的年轻人眼底划过一抹精光,嘴角露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