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藏地的原因。
当真是数百年也摆脱不了蒙古骑兵的阴影啊。
但是吧,可怜的也绝对不是答麻答思这样的吐蕃贵族,而是广大的吐蕃贫苦百姓:堆穷和差巴。
三大雪区的两百多农奴水深火热。他们不但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和劳役,还要服兵役,生死存亡全部在头人领主和僧侣手里。
元廷在吐蕃的统治,建立了头人包税制度,加剧了吐蕃百姓的痛苦,同时也让他们更加难以反抗。
李洛甚至想,什么时候将吐蕃收入囊中,用吐蕃兵攻打蒙古高原。
“大王,伤亡数目统计出来了,我军伤亡,的确不小。”马致远奉上一个册子,又拿出另一个册子,“这上面是缴获。”
李洛没看缴获,直接翻开伤亡统计,一眼瞅去,就心中发凉。
受伤的不算,光是阵亡的,就有七万人!
梁军参战兵力只有三分之一强,阵亡却高达三万八千。唐军阵亡三万两千,其中光海东时代的老兵,就战死五千余人,其余的都是新兵。
截止到今日,自从李洛起兵以来,老兵已经战死三万多人了,加上伤残退役的,三分之一的老兵没了啊。
作为骨干的武士,此战也阵亡了七百余人。
唐军骑兵,下降到三万人。
联军战死加受伤的,超过十二万人。
伤亡已经超过衡阳大战!
怎么不让人心惊?
这就是乱战的后果,也是唐军骑兵少的恶果。
以十二万人的伤亡,歼灭二十万元军,虽说是大胜,却也算惨胜。这是李洛打的最快的一仗,也是他损失最大的一仗。
萧焱得知梁军战死三万八千,脸色都变了。
文天祥得知伤亡数字,眼皮子直跳,下拜说道:“此战伤亡如此之大,皆是臣之过也!”
李洛叹息着扶起文天祥:“文先生献策有功,安有过错。此战之错,在于我军骑兵不足,只能出此下策。”
这就是骑兵少的悲哀了。
你火器再厉害,步兵素质再高又如何?敌人不和你打,专门荼毒你的后方,和你打游击战。就算最后你能赢,那要花费多少时日,死伤多少百姓?
李洛暗暗决定,一定要利用缴获的大量战马,训练一支强大的骑兵。不说和蒙古骑兵打硬仗,起码不要再那么被动。
李洛下令妥善收敛将士遗体,登记造册,带回临安一起安葬,按制抚恤家属。
接着,马致远就念起缴获名单:
“缴获完好战马三万六千匹,军粮四十二万石…”
缴获不少,但因为光夏之死和伤亡惨重,李洛对缴获全无高兴之情。
衡阳之战前,唐军陆军总兵力四十万,现在下降到二十七万。减员的十三万人,除了战死的,就是因为伤残严重不得不退役。
光是战后的抚恤和善后,就是一笔浩大的开支,足以让唐国国库减少三成。也就是李洛有钱,要是换个人,根本无法按照制度兑现抚恤。
“大将军,如今战毕,还请大将军分配缴获啊。”萧焱急着回江陵城,不得不提醒一句。
同时,由于梁军随时极其惨重,他很怕李洛趁火打劫,吞并梁国,所以希望李洛赶紧离开湖广。
李洛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萧焱,“金银都归你,牲口都归我,如何?”
萧焱强笑道:“大将军,这恐怕不妥啊,我梁国如今也急需耕牛和骡马,这金银,倒是不太紧要。”
他不傻。大战结束,最重要的是趁元廷没有发动新的攻势前,赶紧休养生息。而要想恢复生产,耕牛和骡马就至关重要。
金银?如今的南方满目疮痍,粮食腾贵,物资奇缺,金银有个屁用?
一两白银都买不到两斗米。
他最想要的是粮食,牛,盔甲。
李洛道:“赵王,来,你坐下说。你看,我军前后共缴获粮食八十二万,都给你。金银都给你,盔甲军器一半都给你。寡人只要牲口。寡人也不想就此讨价还价,怎么样?”
萧焱苦笑道:“唐王,牛一共有九万多头,骡子十万头,这就是二十多万啊,都给唐王,这…在下就回不了江陵了。”
李洛道:“还有俘虏和奴隶十八万多,也分你一半,寡人最是大度。”
萧焱赶紧摆手,“唐王,在下不要俘虏,我梁国如今粮食奇缺,根本没有粮食养活奴隶。要不这样,二十多万牲口在下可以不要,但请唐王再送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