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
“好,4天后你来找我拿钱。”
“好!那晁分先告退了。”
………………………………………………
待吃饱喝足、洗漱完毕,花子呈上来一封书信:“阿郎,这是念奴娘子给你的信。”
念奴、五儿、岑参等人到洛阳都一个月了。李夕李白早就盼着他们的消息了。
李白快速拆开书信,心里默默诵念。
念奴的娟秀字迹,先是表达了思念之情,然后将在洛阳的事尽数写在了里面。
洛阳的白酒、精油、香皂几项生意不出意料,都火爆异常。将洛阳城里原本的酒坊、脂粉店、澡豆铺等几乎全部淘汰。
中间虽有郑氏、崔氏等一些大家族从中作梗。但有岑参和杜甫沉着应对,还有与青楼有利益关系的几位官员暗中相助,这些都化险为夷。
如此说来,卢郑两家在洛阳和长安的产业都被清空了。也难怪他们要对崔九郎和自己动手呢。
不过虽然洛阳那边也开始赚钱了,但那边刚刚站稳脚跟,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不能指望用那边的收入来减轻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
银行该搞还是得搞。
李夕在心里将搞银行一事与李白讲了一遍。
“现在的柜坊(唐朝时期专营钱币和贵重物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都是向储户收取存放金的。而你说的向储户提供利息,听起来是很诱人,但只怕会让人生疑。”李白有些担忧的分析道。
“当人们的认知被改变,大家当然会怀疑,会难以信任。但人都是逐利的,只要打造几个典型,让人们看到有利可图,这事自然而然就成了。现在唯一要担心的是当前这些柜坊都是谁的产业。”
李白被我上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