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李白被我上了身 > 135、出发

135、出发

甘油送到了。

哈扬和他的助手们只听说这些是李白让送来的,但又不知道有什么用,正莫名其妙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众人一见李白来了忙上来问个不停。

李夕也不多说,一边让助手们去把棉花的棉籽和杂质去除掉。一边让哈扬去准备实验器材。

李夕以前简单了解过热武器的发展历程。对制造硝化棉火药的知识也翻阅了一些。但毕竟只是看过,没有实操过。所以没法一来就指导哈扬投入生产,还是要先进行实验才行。

不多时,助手们已经准备好了不少的无籽棉花。

李夕褒奖了他们,给他们了一些打赏,让他们放假喝酒去。

毕竟研究这个东西越少人知道越好。即便技术成熟后进入生产环节。也需要将各项生产环节分开,以避免被人发现。

等助手们欢天喜地的离去,李夕这才与哈扬开始秘密试验。

他们先是准备了好几杯不同比例、不同浓度的硝酸、硫酸混合酸。

哈扬在小本上将它们一一记录,以免实验过程中弄混。

准备好混算,李夕取过一坨棉花。将它投入到不同浓度的混酸之中进行硝化。然后将杯子放入温水之中加热。同时用陶瓷小棍轻轻翻动杯子里的棉花,使之与混酸充分接触。

过了一会时间,李夕将棉花取出,先用白酒冲洗一遍,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最后其他的棉花来吸附因冲洗而吸收的水分,并放在通风处晾晒。以便能够充分的将里面的水分去除掉。

等硝化后的棉花晾晒干,只见又的依旧是白色,有的则显得焦黄。只有一个是透明并微微泛黄的。

李夕先让哈扬将这一组硝化棉做好记录。然后用两根陶瓷棍当做筷子,轻轻夹着硝化棉撕扯了一小块。将它慢慢靠向火苗。

刚刚靠近火苗,那小小的一块硝化棉便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火球,并同时发出嘭的一声轻响。

李夕满意的点头,就其威力来看,这硝化棉的成色还可以。

弄好硝化棉,接下来就要弄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这玩意是极度危险的东西。加热到100多度或者稍用力的摇晃,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时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同样的,他与哈扬准备了不同浓度、不同比例的硝酸、硫酸混酸。

然后用极小的玻璃小管分别取了一些混酸。

他们再取来甘油,极小心的、分别滴入这些混酸之中。

其中一只玻璃管中出现了浮起了一层黄色的、油状的透明液体。

硝化甘油!

李夕即兴奋又害怕。

他一边交代哈扬注意事项,以防他以后自己操作时出现事故;一边小心翼翼的用棉花去吸玻璃管中的硝化甘油。

因为没有橡胶,做不了玻璃吸管。所以只能用棉花来吸附。

他们用同样的办法又制了一些硝化甘油。

两样材料都备齐了。接下来进入到最关键的阶段。

李夕将硝化棉和硝化甘油亦是按不同比例混合。找到能完全溶解硝化棉并使之胶化的比例,硝化棉H药就算初步完成了。只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最后,李夕将胶化状的H药用草木灰、蛋清液、以及少量粘土混合。就等这东西自然烘干,便可以检验最终成果了。

只是他们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实验实在太过耗时。此时天色早已大黑,李夕李白是等不到自然烘干检验效果的那一刻了。

李夕叮嘱哈扬可以按照今日的方法多试验,多做几批硝化棉H药。到时候烘干了对比一下那一组的威力最大。等此行任务回来就能有最优质的火药投入到火枪的试射中,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他也告诫哈扬,试验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别一不小心把自己搞死搞残了。那再要找一个这样的化学达人可就难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时,李夕李白都还在迷糊状态,便听见有人敲门。

等花子去见了门来禀告,是张小敬在外等候。

昨日高力士已经安排妥当。张小敬一众弟兄早已准备妥当,现在来催李翰林上路。

李夕李白匆匆洗漱完毕,带上准备好的行囊,又交代了花子、贺子几句,便随张小敬一行十余人向河南道方向而去。

大道一边连着西边远远的城郭,另一边通向东面天地相接处。十来骑汉子顺着大道奔行。

“李翰林,还没感谢你上次赠送的美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