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李夕李白确认了,对面这人正是双瞳道人。
“没想到你会在这里。”李夕开口回道。
虽然还不确定这独孤问俗是否真的会叛变安禄山。但他出现在这里,至少可以肯定他真有两边押注的心思。
独孤问俗发出一声讥讽的笑声:“我也没想到你居然会在这里。早前我便给你那女人传去了消息。本以为你早已有所应对。却没想到你居然被困在这个小小的清河县。
唐军不堪一击,我曾以为能有所作为的李白又被困在这里。看来我有必要再次重新调整赌注了。”
李夕对他的讥讽不以为意。若是他真不看好自己想要重新押注,那也没必要出现在这里了。
“安禄山不过土鸡瓦狗,不足为惧。无非是突袭得手。等朝廷军队反应过来要灭掉叛军易如反掌。”李夕不屑的回道。他们虽然被困,但牛还是要吹足,底气要足够。不然如何与独孤问俗讨价还价。有他配合的话,安全走出清河县的应该不成问题。
黑幕中的独孤问俗似乎耸了耸肩:“只怕你还不知道吧。安禄山率20万大军起兵之时,吐蕃,突厥汗国,小勃律国、石国,渤海国已同时与朝廷军队开战了。王忠嗣,李光弼他们已是自顾不暇。朝廷除了皇城里那帮中看不中用的皇亲贵戚子弟兵,也就河东5万人。不过,现在安禄山的先锋已经拿下邯郸。史思明和阿史那承庆已率军过苇泽关向太原进发……”
他故意停了停,鼻子里发出轻笑:“听到这些,你是不是该收回方才说的话。”
难怪安禄山这么有底气。原来准备了这么大一盘棋。
大唐目前的兵力除了已经反叛的安禄山部,再就是西域两镇5万人。朔方、河西、陇右三镇20万人。河东节度5万人。偏远的剑南节度和岭南节度两处共4万5千人。以及整个江淮和山东各城的守备一共不到1万人。
现在朝廷战斗力最强的兵力都被牵制。能用来抽调出来抵挡安禄山的就只有长安城防10万人。至于分散在江淮及山东界不到1万的兵力完全指望不上。
安禄山20万对10万,又有黑火药这种利器,自然信心爆棚。
如此一来,朝廷的处境只怕比李夕前世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更难。
那一世的安史之乱若非玄宗一顿瞎几把操作,叛军很难打进潼关。
而现在这个局势,安禄山只需堵在潼关门口,切断进入长安的粮食。就能把本就缺粮、还要为西域以及漠北的战事提供军粮的长安,活活饿死。
只是有一点没想明白,他们已经拿下邢州,那便可以一马平川的南下渡河直取洛阳,然后直扑潼关。干嘛还分兵向东,来取这些兵力薄弱的小县城。
“那你们来这里却又为何?”张巡脑中有万千想要知道的问题,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眼前这波叛军的目的。
独孤问俗回道:“开始自然是为了永济渠而来。现在嘛,听说李太白在这里,安禄山又增援了1万兵力过来。谁让你也知道火药呢。”
张巡一听,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他不过是随口喊了一句李白就在城里,哪曾想就引来了1万大军。明天天一亮,便能看见城下黑压压的1万人。城破只是早晚的问题。
李夕已然知道独孤问俗就是那1万人的统帅。若非如此,他绝不可能单独出现在这里与自己对话的。
永济渠是连通范阳和黄河的漕运水道。清河县正好是水道上的重要据点之一。拿下这些县城,安禄山也就完全控制了永济渠。
安禄山如此重视永济渠,估计是因为他快速推进采用的全骑兵战术。而步兵尚在范阳大后方。等控制了永济渠,后方的步兵便可以顺水而下,不至于拖了后腿。而且等他拿下洛阳周边的几大粮仓,这条水道便是他连接后方与前方的生命线。
基本信息已经了解,李夕也就懒得废话了:
“直接说你来的目的吧。”
“我来,自然是想让我押的注继续有效。”独孤问俗耐人寻味的笑了一声:“不过现在情况你们也都清楚。你们也不用想着你们派出去的求援能起到什么作用,那都是我们故意放他们出去的。所以现在只有我能救你们。但你也得拿出合作的诚意来。毕竟现在大多筹码都在我的手里。”
“你且说来听听!不过我这人最讨厌别人坐地起价。”李夕用警告的语气提醒他道。虽然合作出价是必然的。不过还是得给他打个预防针。
独孤问俗发出一阵听起来极友善、极有诚意的笑声:“呵呵,这算我们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