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李白被我上了身 > 第148章 来一发1

第148章 来一发1

依靠着脑中所记得的地图,李夕依稀知道他们现在所在位置的正西方向应该是洛阳东南边的嵩山。如果从嵩山南面绕,也不知道有没有小道可以去到潼关。

“有倒是有。只不过要再向南从南阳,走武关道进入关中。”

真有小道?那就好办了!

不过李夕还未开心满一秒,李白又道:“不过武关道道路艰险难行。从这里过去,即便日夜兼程至少也要花一旬的时间才能到达。”

李夕不假思索道:“一旬便一旬,也好过等在这里。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出发。”

“急不得。”李白心中回道:“虽然潼关至关重要。但眼下睢阳也是同等重要。若是叛军拿下睢阳控制了江淮,朝廷便彻底失去了钱粮来源。即便守住了潼关,朝廷也再无反扑之力了。所以我们必须将城防布置完成才能离开。”

李白说的不无道理。关中本就缺粮,现在四处战事一起,对粮食的消耗更巨。所以江淮这块宝地说什么也不能丢。即便粮道已经被叛军阻断,江淮粮草进不了关中。但只要江淮在手,起码大唐朝廷还有个盼头。

李夕做出最后的让步:“好,等火炮铸成我们必须离开。”

此时,天色已暗。张巡的声音忽然响起:“李翰林,火药准备得如何?”

逃出清河时所听到的那一声巨响让张巡还心有余悸。也让他对火药这个事物更加关注。

李夕无奈的摇了摇头:“严重不够。我已让甄将军继续去寻找材料了,只是现在还没有消息。对了,城头上的部署如何?”

张巡也是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虽然都已部署妥当,但守城器具实在太短缺了。能坚持4-5天已是极限。”

他望着北方暗沉下来的天空,叹了一口气,用他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语气说道:“只盼汴州能多坚持几天,那样的话我们还有时间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凝重的气氛让屋内众人都无甚言语。

此时,老吴的声音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李翰林,张明府!”

众人忙将老吴让进屋内。

“汴州那边情况如何?”张巡急忙问道。

“汴州守不过今夜。”老吴一边将望远镜交改给李夕李白一边说道。

老吴的话让大家吃惊不小。虽然照当前的形势汴州失守是必然的事。但怎么也没想到偌大的一个汴州城竟然连一天的时间都扛不住。他们还指望汴州能够多拖延两天,好让睢阳守军能够多点准备。

“这边的城防准备得如何了?叛军已经派出一支5000人的骑兵向我们这边来了。预计明日一早便到。至于后面还有没有步兵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说汴州失守只是让大家吃惊,那老吴的这句话无疑让众人如遭雷击。睢阳虽有所准备,但城防物资严重不足,火炮也未打造出来。徐州方面的支援也不知道何时能到。如此情况下应战即便取胜也是惨胜。

“火炮打造太慢了,有没有比较快的办法,比如说铸小一点?”李白心里问道。

“有是有,虎蹲炮。不过威力比较小!”李夕所说的虎蹲炮与让李必他们打造的火炮不同。虎蹲炮是他前世明朝时代戚家军装备的一种小型火炮。为了便于射击,炮筒被摆成一个固定的姿势,很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故而得名。

虎蹲炮的用法类似迫击炮,是以曲射为主的火炮,适于在山岳、森林和水田等有碍大炮机动性的战斗地域。

但由于其炮身短小,只能发射口径较小的炮弹,最大射程也不会超过500米,所以威力比较有限。

听李夕简单讲述了一遍虎蹲炮,李白拿定主意:“有就行,先赶制出几门加强城防。等待张小敬带援军到来!”

是夜,张巡则全面接管城防事务。他先是派出斥候小队接替已经疲劳不堪的老吴几人。然后安排人手轮流值夜,防止叛军搞突袭。

而李夕李白盯着铁匠连夜赶制小型的虎蹲炮。

铸炮最重要的就是模具。要想造一门好炮,打造一个模具往往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现在时间条件不允许,他们只得用黏土制造了几个模具,用火快速烘干使用。至于炮的质量如何已经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制造模具的同时,铸炮用的铁水也在炼制中。经过一整夜的浇铸,终于在天明之前赶制了3门虎蹲炮。

李夕李白连忙安排人手,将三门虎蹲炮吊上城头,安装在北门墙垛上。

还来不及试射一发,只见北方灰白的天色下,几个黑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