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第五辩:局外考古解惑说(3)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应该是站在校内校外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性质……或者?呜……应该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只有这种事情,才会让那个时候的辩论社社长感叹,说想要想办法让它冲出校门吧?”
“……罗生门吗。”
“差不多啦。”刘诗芸笑答。
“倒也确实有这个道理……”
那件事情发生在校外,其影响同时牵扯到校内校外,但是后来被拽回了校内,再也没能重新被外界知晓,而如果它重新传播到了校外……
……会发生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人努力制止这件事的扩大呢?
“为什么有人压制这件事情?”尹穗星抢先把我们的想法总结陈述了出来。
“嗯,是呀,是谁呢?”
刘诗芸点了点头。
思索一会儿之后——伸出一根手指。
“是学校吗?”
“唯一解答。”
“只可能是学校了吧。”
“也是。”刘诗芸点了点头。
就算主使者不是学校,实际执行也只能通过学校。
那件事情的影响力最终被彻底压制下来,跟学校不可能脱得了干系。
“那这就,接下来……想要知道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只能看循礼中学在这方面,处理社会事件的习惯了?”
刘诗芸用力眨了两下眼睛,然后抬起头看向我和尹穗星。
“思仪……还有穗星姐?嗯对,尤其是高三年级的穗星姐!我们一起想一想吧?循礼中学的话,对待各种各样的事件一般是什么态度,到底要怎么样才会让中学校方不遗余力压制事情的影响,以至于最后变成那种结局呢?”
“……”
尹穗星沉思了起来。
但是,只是很短暂的一小会儿,她马上摇了摇头。
“说不清。”
“说不清?”
“我……平时很少观察这些事情,这类规律,我以前,不太认为记住它很有价值……”
“这、这样吗,那……”
刘诗芸看向我。
“思仪?唔……虽说我也知道我们俩都是高一啦,不过思仪你……”
“呃,我。”
如果说我本人知不知道循礼中学在响应大事件上的习惯的话,那当然是废话,就像刘诗芸说的,我和她都是高一,根本没经历过什么大事件,怎么可能知道。
但是刘诗芸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我、我不知道,但是王然说的算吗?”
“王然老师?”
“嗯,”我点头,“她以前也是循礼中学的学生。”
“是的。”尹穗星附议道。
“这样吗……那,王然老师怎么说的呢?”刘诗芸问道。
“王然老师她说,”我回忆着,“循礼中学的管理层非常怕事……”
滤去攻击性的天然系脏话。
“那些管理层,一直不希望任何事情闹大,一向的原则都是……只想维稳,只想宁事息人,最重要的是非常看重面子和声誉……”
“唔,”刘诗芸微微噘嘴,“有点儿太广了,感觉说了等于没说嘛。”
“面子、声誉是重点。”尹穗星说道。
“唔,也是。”
“倒也不是不能这么推测……”
佩服尹穗星提炼重点的同时,我也无奈地耸了耸肩。
“但是,这也只是比起‘维稳’、‘宁事息人’,相对显得有的放矢一点儿吧?说到底也不是充分条件……”
“那么,如果真的像穗星姐总结的这样,接下来该怎么推理呢?”刘诗芸问道。
“不如先问如果按这个思路梳理下来,事件逻辑是什么样子吧。”
“好像是哦。”
“嗯……”
我低头眯起眼睛,乱七八糟的线索在我眼前织起一个乱七八糟的圈。
“这件事情的发展有三个节点,首先是大停电暴乱,然后是辩论社发行第13期社刊,最后是辩论社遭到解散……”
“嗯的。”
“一开始我以为暴乱和辩论社解散之间构成的是直接联系,但是诗芸你指出,这之间间隔了足足至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