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沧桑正道 > 第4章

第4章

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第4章

老太太掏钱为大儿媳妇办丧事,这其中是有波折的。

在四个儿女中,除了老大,其余的没一个支持。把棺材让给大嫂谁都没意见,既然老太太活过来了,就暂时不需要棺材了,而大嫂偏偏在这个时候走了,让给大嫂顺理成章。可为什么还要把老太太的积蓄掏出来?老大的媳妇走了,让婆婆掏钱下葬,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最重要的还不在这儿。三弟妹都知道,大嫂对妈不好,一点儿都不好,不仅自己对妈不好,还把老大带坏了。一个月前母亲病了,就是哥嫂两口子气的。老太太想回乡下过个生日,指定要在老大家办,哥嫂虽然没有当面拒绝,可等老太太来了之后,却狠狠把老太太数落了一番,像一个家庭批斗会,大嫂把嫁到杨家之后受到的“压迫”、大哥把几十年的不顺利全都归咎于老太太。老太太气得当场昏倒。在老太太住院期间,大哥只来了一次,是到医院问老太太的存折在哪儿,担心老人一口气过不来忘记交代。老太太把老大臭骂了一顿,说有钱也要把它带进阴间交给阎王老子,谁也不给。老大被骂走了,再也没来医院,直到老太太断气他才跑来拖尸,结果老太太没拖上,反倒拖回了自己的老婆。

老太太不是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却献了棺材献积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

“妈,你脑子没毛病吧?”杨帆摸了摸母亲的脑门。

“去,谁有毛病?我清醒着呢!”老太太推开女儿的手。

“那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呀?”杨帆说。

“棺材可以借,钱就免了吧,老大的事情老大解决,实在不行还有我们,您就别操这份心了。”老二杨天亮说。

“要给也就是表示表示,没必要把您的老底都掏出来……”老三跟着说。

“说完了吗?”老太太看着三个儿女。

几个人就不吭声了。

“说完了就去办事,都去帮着老大把你们大嫂的丧事办好。老二,你年纪比他们大,又是政府的秘书长,你带个头,帮你大哥一把,风风光光把你大嫂送上山。”

老太太做出的决定是很难改变的,她在这个家里有绝对的权威。老二虽然有些看法,但母亲这样一说,他只得点头。

老太太又看看老三,“你也一样,我知道你忙,但无论如何要请假到乡下待两天,帮你大哥打点打点,乡下的红白喜事就讲个人气,除了上学的,都去。”

老三也只有唯命是从。

“你可以不去,你把钱给我。”老太太对杨帆说。

几个子女中,也就是这个女儿敢和她抬杠。杨帆提醒母亲:“你忘了大嫂是怎么对你的?”

“人家越是对你不好,你就越要对人家好。”

“这是什么逻辑?”

“我的逻辑!死过一次的人,很多事情越看越透了,越看越开了,闺女,你听妈的。”

其实,老太太一点也没忘记大嫂怎么对她,老大也怎么跟着媳妇一样对她。一提起老大老大媳妇,老太太的心都是凉的,连背脊都凉。她不愿提及过去的往事,可那些往事就像跳蚤一样跳出来,随时涌上心头,像放电影一样,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老太太和丈夫怎么为老大操劳,奔波,安排他学木匠,给他四处物色对象,给他取回媳妇,生儿育女,又一把屎一把尿把长孙长女带大,为了老大一家老两口为他们设计了一切贡献了一切,对剩下三个儿女的操心加起来还没一个老大多,可老大和媳妇并不买账,总认为父母对他们不公,没有跳出农门没有考上大学怪父母偏心,没有高收入没过上舒适的日子怪父母帮助得太少,大嫂生病了怪老太太没给钱给儿媳妇治病,命运坎坷生活困难都是父母安排的,为什么同是兄弟姐妹他们都读上了大学都有好的工作都有稳定的收入他们没有,老大的智力一点都不比弟弟妹妹差,可他却始终在农村呆着,做木匠,种菜,养鱼,到城里打工,什么苦都吃了什么罪都受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前几年日子刚刚好过一点媳妇又得了不治之症,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都用来吃药了,为什么他们就这么命苦?他不知道人的命运是时代造就的,也是自己造就的,他没有读书是那个时代不让他读书,因为家里的出身不好(地主)成分太高他失去就读的机会,他没有上大学是他那个时代不需要大学,弟妹能够上学读书是正好赶上了取消成分,弟妹能读上大学是他们遇上了可以上大学的时代,高考制度的恢复就像就从他那里切开,他不能上,弟妹却都遇上了上学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