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第4章
客观地说,龚玉如并不欣赏张强,要不是老书记极力推广张强在派出所的一些做法,张强这个人在公安局长的脑子里几乎没有一点印象。龚如玉欣赏的是李志坚,可以说非常非常喜欢,在年轻的中层干部当中,他最看好的李志坚,一方面,李志坚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在中阳市凤毛麟角;另一方面,在他看来,李志坚的确是个人才。龚玉如自己是个大侦探,侦查破案在公安部都挂上号了,权威,很有名气。龚老爷子自己读书不多,只有初中文化,可他肯钻,肯动脑筋,这种钻和动脑筋不是一般的钻,不是一般的动脑筋,是执着,甚至偏执,他一旦接手案件就像吃上鸦片,上瘾,不破不归,经过他的分析判断十有八九能够找到凶手。
龚玉如是权威,能够让他看上的人不多,李志坚和他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却是老爷子非常看好的,他甚至觉得,那些人才是公安局的希望和未来!他一直觉得,干公安就是要会破案,不能破案破不了案还要你公安局干什么?还要你警察干什么?破案成了他的唯一,打击成了他的全部,他年复一年地给他的部下下打击处理指标,一年逮捕多少,劳教多少,刑拘多少,收审多少,判刑多少,枪毙多少,一切都以完成打击处理指标论论英雄,可以说他是破案成瘾的人,打击成瘾的人,不破案不抓罪犯他就一天都不能活或者说活得不痛快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欣赏李志坚身上侦查破案方面的潜质。
这有一个过程,对李志坚决非“一见钟情”。
最初,没人在乎李志坚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在刑侦队,不是学历越高水平越高,能力越强,侦察破案不比其他技术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还远没用于侦察领域的年代,经验和积累在破案中还占着相当大的分量,刑侦队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侦察员,李志坚进来的时候他们谁的学历都不高,最高的不过大专,警校毕业的中专生就算不错了,可他们有丰富的破案经验,也很能破案,那还是个凭经验靠拼劲破案的年代,李志坚的到来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冲击,你虽然毕业于公安系统最高学府,可你能不能在刑侦队呆下去关键还要看你能不能把案子拿下,还要看你能不能发现罪犯抓到罪犯,一句话,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案子才是唯一的标尺,其余说什么都是假的,没人买账。
和所有新来的警察一样,李志坚一开始都得在队里打扫卫生,给老侦探端茶倒水,看守犯罪嫌疑人,顶班代班,登记检查,什么都干,从最起码的业务做起。他也曾急于上案,很想初试牛刀,龚老爷子就叫他别急,叫他跟他一块走走,跟他提提袋子,看看现场,听听汇报,有空帮他作点记录,李志坚似乎觉得无用武之地,有点受冷落受委屈的感觉,怎么就老打杂不接案子不审对象?但很快就发现老头子的用心良苦,老头子其实是在有意培育他这个大学生,让他尽快的接触业务,把他大量的破案经验有形无形的都给他,让他见识,让他领悟,从现场的勘察到案子的分析判断,一切的一切都是李志坚公安大学里学不到的东西,李志坚像在读一本无字的天书,没多久就进入了角色。
好长时间李志坚都没有正儿八经上过案子,有天郊外发生了一起杀人案,龚老爷子突然对李志坚说你上,李志坚反而一下感到压力来了,没上案子的时候想上,真要上案子又有些害怕了。
东郊的马王庙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被杀了,尸体被拔光了衣服放在床上,案子是前一天晚上发的,直到第二天上午老两口没有出来邻居才发现不对劲,打开门一看老两口尸体都硬了,就赶快报案给东区公安分局刑侦队,分局的同志勘察一番现场,老两口的尸体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现场也没有留任何痕迹,现场还有被清扫的痕迹,分局一时难以破案,就请求市局支援,龚老爷子就带了李志坚几个侦察员跑到侯马镇,仔细看了一番现场,几个人就讨论这案子是谁做的?是什么性质?为什么凶手要对两个老人下手?下手了为什么还要把两个老人脱光衣服放在床上?有一点可以达到共识,这就是谋财害命,因为老两口在镇上算是有钱的人家,儿女都在外地,老太太有一手祖传的医术,不少疑难重症她可以手到病除,她每天只上午看病,下午就不看了,自治一些中草药,晚上打打麻将,一天过得非常充实,收益也不错,凶手绝对是盯着她的钱来的,但怎么作的案却很难说清楚,没有痕迹,没有伤口,法医检验尸体一切正常,龚老爷子先让侦察员发表意见,各自发挥想象的空间,尽各自的能耐给罪犯画像,因为没有痕迹没有指纹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