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第30章
为了确保申请成功,余阳邀请了业内一些顶尖级专家教授推荐(因为参加几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幸认识这些专家),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的教授、新加坡松下公司的教授、香港大学的教授,当然,还有他的导师、多次挽留他留下读博的虞教授,他们都非常热心地推荐了余阳前往一些有希望的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应该说专家的推荐是很有作用的,加上余阳自己的申请资料比较过硬,几个学校都明确表达了接受语言的意愿,不过具体条件一时不能确定。
其中最有诱惑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芬兰的坦培雷工业大学,因为是新加坡教授的推荐,该大学X教授(视频专业国际顶尖级专家)接到余阳的申请之后当天就回信了,决定接受余阳。因为该校与诺吉亚公司为长期合作关系,导师的研究室正在向诺吉亚公司申请,将由该公司提供余阳的工资,研究该公司的一个新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余阳读博的过程。X教授叫余阳等待消息,只要申请批下来余阳既可前往芬兰坦培雷工业大学完成他的博士学业。
余阳很想去这个地方读博,条件实在优厚,公司出钱让他读博,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条件,他决定等待这个学校的佳音。
原本是上一年年底申请,到了第二年三月,这段时间余阳除了修改他的毕业论文之外,基本上就把精力放到了申报上。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申请出国的日子是最痛苦的日子,也是最难熬的时光。如果没有任何消息也便罢了,懒得去多想,怕就怕有消息可消息又不确定,别人愿意接受却有不能果断决定,希望天天有,等待的时间却是漫长的。那一年的春节余小冬一家都在企盼中度过,余阳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检查邮箱,看有不有回信,开始都充满希望,接着又一次一次失望,那种日子其实就是一种煎熬,说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最大的失望莫过于芬兰的回复,真应验了一句真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余阳回到学校不久,坦培雷工业大学的X教授就来信了,满以为是好消息,结果是坏消息,教授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教授真的看上了余阳,很希望他去读博,可项目没有批下来余阳的奖学金就解决不了,读博就没有希望。教授没有说不行,叫余阳再等,他还会要继续申请。
这等于是没有希望了,已经申请了一次不行,下一次还有多大的把握?
余阳很失望,这是他最希望去的地方,也被认为是最有把握去的地方,难得教授那么赏识他,却因为资金的问题解决不了而暂时搁浅了,在余阳看来,这个地方是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教授说继续申请不过是给他安慰罢了。
他打电话来告诉余小冬,芬兰的申请黄了,项目没有批下来。听得出来,他的声音很沮丧,也比较伤感,也许他把未来的每个细节都设计好了,那边的教授当时就说没有问题,他们的研究室跟诺吉亚公司做研发已经不是一次了,想象不出不会批,可偏偏现在就没批,这让他有掉进冰窟窿的感觉,心里难受。余小冬安慰他别气馁,还有那么多学校,东方不亮西方亮,耐心等待吧。余小冬表面上说没什么,没申请上很正常,实际上余小冬心里比余阳还难受,儿子不仅是他生命的延续,更是他人生的全部希望,既然余阳已经拒绝了在国内读博的一条路,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出国,可余阳最希望去的地方去不了,他当然替余阳着急。可他又不能表现出焦急,他便耐心劝余阳,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申请的过程其实也是接受考验的过程,是磨练意志的过程,就像当年高考一样,就像早两年考研究生一样,不是都过来了吗?不是都很顺利吗?相信自己,你是最优秀的,又何必担心没有学校录取你?
余阳说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反而安慰父亲别在乎这一个消息。
余小冬分明感觉得到余阳在电话的那边流泪,他很伤心。
不久又有个大学来消息了,荷兰的代尔伏特工业大学,导师一样是国际顶尖级教授,对余阳很感兴趣,准备接受余阳。不过要求余阳改学专业,研究硬件。余阳犹豫了,又打电话回来问父亲余小冬的意见,余小冬问了一下导师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专业前景,觉得改专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余小冬就劝余阳如果没有合适的学校荷兰的这所大学也可以考虑。余阳却不想改变他的研究方向,事实上也是这样,在视频领域在国内他已经有一席之地,再在国外找个合适的大学,找个一流的导师指点,以后是能够有所成就的,改专业研究硬件他还得另起锅灶,前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