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躺在门口,还在打鼾,教授把他叫醒,一看是宋百康,就问你怎么睡在这里?宋百康说刚来一会,怕吵醒你们就没叫门,教授问从东都来的?宋百康说对,火车刚到,来早了点。教授的老家就在东都,早上的火车四点到,他自己就没少坐过这趟车,每次回来都要睡一觉,可人家宋百康就睡在门外,至少也有两个小时了,人家还是个正儿八经县处级干部,为了工厂的生存发展肯吃这么大的苦头,你那处方不就是要找个可靠的人,还有比眼前更合适的人吗?教授的心就软了,叫宋百康在家吃了早饭就跟他去了东都。
就生产西汉古液。当年投资,当年生产,当年收回成本,其产品在国内外一炮打响,前景十分看好。
宋百康是个既懂经营又会管理的企业家,很会把握机会,几年拼搏产值连年翻番,不仅跻身全省十强企业,还在全省第一批申报上市公司。在申办上市公司过程中宋百康曾以他的刚毅和耿直而留下一段佳话,很多人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省里申报上市的公司有五家,按实力西汉药业还有一定差距,无法与其他四家相比,宋百康也不是一次就指望申报成功,第一批上面限额两家,注定还有三家要刷下来,宋百康想第一次刷下来不要紧,还有第二次,第二次西汉不就排在前面了?为了争取尽早上市宋百康和全厂上上下下同心协力,作了大量的准备。
可没想到北京来的申报考核小组连到都没到东都,就在省城南江看了两家公司就匆匆回北京了。宋百康很气愤,考察了评不上没关系,问题在于连考都没考核,宋百康就觉得很不是滋味,两千人白忙活了几个月,连看都不看一眼,这就叫考核?未免太草率了吧,就算下次申报这一次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了。宋百康咽不下这口气,就把厂里的工作安排好坐火车去了北京。什么关系也不找,直接找负责考核的某部的一位司长,简单作番自我介绍,没半句客套话,就质问对方,你们就是这样下去考察的?连考察的单位都没去就考察完了?这也叫考核?这样的工作态度怎么能让下面的人心服口服?怎么能起到表率的作用?我们两千多工人忙活了半年,就等你们去看一眼,你们硬是不肯下来,这凉了多少人的心。不合格没关系,评不上也没关系,以后还可以努力,你们总得给人一个机会,你也得看一眼呀。不错,我们的企业是有差距,也许根本就比不上你们心中早已定好的企业,可我们也要平等竞争的机会,一开始就定好了框框那还叫什么考察验收?你们就这么个工作作风?严重的官僚主义!政府机关都像你们这样还能玩几天?明天就得完蛋!
如此这般痛快淋漓说了一通,弄得那位司长无地自容,脸青一块白一块。宋百康也不管那么多,反正企业上市没希望了,说够了走人。
可还没到家,还在回来的火车上,省里的主管部门领导打来电话,叫他别回东都,在省城等候处理。
他知道这事闹大了,作为负责各省上市公司资格审查的要害部门谁敢得罪?莫说指责,就是话都不敢重说,你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你算什么?不跟上面任何部门打招呼,直接跑到北京找麻烦,还有不有组织纪律?他想象得到是什么后果,那个厂长是别想当了,也没办法,生成的脾气,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
果然是非常严厉的批评,责成他写好检讨,再回北京赔礼道歉。
他是不会赔礼道歉的,他跟领导说算了,这个理我不能赔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我接受。
领导就非常气愤,说你这么一闹我们以后还怎么跟上面的相关部门打交道,你吵一次不要紧,你们企业不上市也不要紧,还有别的企业要上呀,好好反省吧,想通了再回去。
他想得很通了,决不道歉。
也怪,他不去道歉还有人跟他道歉。北京的那位司长打电话来说感谢他的那通骂,把他骂醒了,很感谢他,也表示道歉,他不久就来继续考察,重点就是西汉药业。
谁都没料到,就是这一通胡闹把西汉药业最终闹上了上市公司,本来原先考察的两个企业都不错,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西汉要强,不料有一家财务上出了问题,当年无法上市,考察组对西汉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尽管仍有差距,但很有潜力,就向省政府建议,上西汉药业。经过一番努力,西汉药业终于成为全省第一批上市公司。
宋百康经过了多少坎坎坷坷,克服了多少困难,吃过了多少苦头,没低过头,没服过输,企业发展了,准备把总部迁到省会南江来,地买两年了,刚要动工就碰到个张高峰这个无赖,他真拿他没办法。
他坑害的人太多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