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纪委调查 > 第12章

第12章

长和市政法委书记两个市委常委分别找他谈话,告诉他市委决定调他到市公安局任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立即上任,移交也不用打,纪委调查组不撤,你还是纪委的调查组组长,纪委那边的副书记暂时还兼着,到时候市委再作调整。

赵志杰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市委领导怎么会突然想起了他?怎么会这么安排?除了在郊区挂职锻炼一年多,他一直在纪委工作,纪委副书记也当五年了,虽然对公安工作不陌生,不外行,但毕竟没具体做过公安工作,没直接破过案,没直接指挥过警察,自己能行吗?何况还是当公安局长?

他跟两位常委说他只怕难当此任,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实在担心吃不消这碗饭,两位常委说已经没有余地,没有半点客观原因可说,市委常委会已经作出决定,市委书记刘原原亲自“钦点”由你来做这个公安局长,明天到任,不得延误。

什么也不用说了,就是狗屁不懂也得去当这个公安局长。

赵志杰知道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决定。早在一个月前原市公安局长李振山在办公室打开抽屉时被早已安置在书桌内的炸弹炸得粉身碎骨,壮烈牺牲。当时副局长林国平正在跟李局长商量工作,也被炸伤。此案震惊全国,公安部、省公安厅派出专家组困守省会指导破案。

可不知什么原因,凶手至今仍未落网,案件也没有明显突破。公安局是党和政府的要害部门,市委市政府肯定会要迅速确定局长人选。赵志杰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会是这个人选,还是刘书记“钦定”。他和刘书记和其他领导并没有任何特殊关系,只是一般的领导和被领导、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以前他也只是偶尔听刘书记作作报告,间或也向市委领导汇汇报工作,仅此而已。要说印象,可能有一次,那是半年前东山镇的农民因为减负的问题“闹事”事件,刘书记也许不会忘记。上面三令五申要减负,东山镇镇政府居然还巧立名目广征各种杂费,弄得有的农民借钱交费还不能完成镇政府的上缴指标,一个副镇长在强行收费时把一个农民打成重伤,对方无钱治疗把人抬到了镇政府,不料很快就有两、三千农民聚集镇政府,强烈要求严惩凶手,赔偿伤者,并要求镇政府按中央和省政府文件减负,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否则要把事情闹到市里省里。赵志杰正在郊区挂职锻炼,区委副书记,当时陪刘书记在东山考察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正好到了镇政府,听了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的汇报赵志杰就觉得问题的严重,果断决定立即救治伤者,责成镇政府向伤者赔礼道歉,赔偿一切经济损失,并撤了副镇长职务,依法交司法部门处理。关于收费问题严格按中央、省里的要求办,一律取消所有规定外的收费。伤者家属通情达理,正要抬着伤者离去,几个好事者却不让,说赵书记许的是空口愿,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其实是哄我们的,哄得我们散了就谁都不理了,到时你书记拍屁股走人我们找谁?镇政府不还是要收我们的钱,不还和过去一样?不行,千万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要到市里去反映,到省里去反映!

赵志杰就往中间一站,说谁要到省里去谁就从我身上踩过去,有种的先把我踩成肉浆再去市里去省里,我区委副书记说话你们不信你们到底要信谁的?请伤者家属立即把伤员抬到我车上赶往市医院抢救,我也不走了,你们的问题不解决我就留在东山,你们还有什么不信的?

静下了,没人不信了,也没人要闹了,赵志杰当即责成镇政府把多收的钱全部退了,两天之内大家没收到钱再来镇政府找他。

人终于散了,赵志杰不失言,就留在东山,三天没回城,按照所承诺的一一兑现,连刘书记都没再陪同。

走的时候刘书记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

难道仅仅因为这件也许已经淡忘了的事情就导致了他今天的工作变动?

他自己也无法说清。

没时间让他思考,走得实在匆忙,昨天谈话,今天走人,他根本就来不及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没时间想过去,重要的是想眼前,是他前面的路怎么走?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是个再好不过的差事,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一呼百应,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多少人虎视眈眈,多少人垂涎三尺。

赵志杰却看得非常平淡,因为他做梦都没想过这个位置,前一段时间还在郊区挂职锻炼,满脑子想的是郊区的事,稳定呀,改革呀,发展呀,常围着这些转,不是他逞能,许多事情他不得不想,区里的书记和区长都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在三个区委副书记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四十二岁,大学毕业生,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