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丰收,欣欣向荣的小村庄
九月初二,凤泽国的大军,浩浩荡荡前往边境。何苗怕自己忍不住要哭,没有送齐一鸣出征,回了石窝村。
这个时候,村里很热闹,家家户户忙着秋收。
齐家的稻谷早一个月前就收割完了,王河与王亮正带着府里的下人种上番薯、木薯、小麦等农作物。
何苗不久前收割了几批,都是在暗夜里,在夜色下,自己一个人用念力悄悄进行的。等收完后,便让土地空着,所以,村里没人发现。
王河与王亮整日伺候着土地,自然会发现些许端倪,不过,他们知道外甥媳妇本领大,做过什么都不用质疑,是以也只心照不宣,并不声张。
乡亲们则是羡慕。
齐家春季的稻谷就长得很快,比大家的提前了一个多月收割。
大家收割时,齐家已经把谷子晒干封入谷仓,又开始种植农作物了。
若明年还这样,齐家定能种上三季稻谷。
三季稻谷,长得又好,一亩地一年就相当于他们耕种两年的收成。
不过,同外村相比,他们的稻谷成熟期也提前了半个月,一亩地能收三百来斤,算是高产的了,所以,他们都很知足。
总之,稻田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乡亲们脸上满满都是丰收的喜悦之情,战争并未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就在这金秋,英子生下了个大胖小子,夫妻俩也算扬眉吐气了。
洗三时,何苗没去,让齐梅带两个护院一起,送了许多礼品过去。其中补血益气的药丸药材也给了不少,叮嘱她等恶露排干净才吃。
岂料,齐梅回来说,“林娘子身子弱,如今还卧床、起不了身,戚氏将这些礼品一手拿起,说是替儿媳保管,实际上,婢子听那些人讲,是攒着给齐嫣然当嫁妆的。”
何苗无比的气愤。
去年,自己才刚开始挣了点钱,齐嫣然去年说了门亲事,戚氏便带着她上门讹钱置办嫁妆,自己没给,母女俩便恶向胆边生,要绑架承泽与恩彤。
此事过后,她不知做了多少噩梦。
虽然戚氏被齐一鸣打成残疾,可经过一段时日休养,她已经能下床走动,眼下又开始作威作福了。
她沉吟了片刻,问,“英子的身子为何会弱成这样?有找大夫看过吗?”
“说是气血双亏。”
何苗有些不信。
英子吃过不少野猪肉,这一年来调理得不错,怀了孕后,顺子也舍得买肉吃,体质这么好,怎么会气血双亏?
“你私底下问问英子,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从戚氏手中把礼品拿回来,让英子放柜子里锁上。再问问她能吃什么补品,回来看看我们有没有,没有就派人给她买。”
“是。”齐梅应声离去。
何苗暗想,英子摊上戚氏这样的婆婆,真是倒了十八辈子的霉。
她叹息一声,扶着腰走出房门,在宅子外边走走。
秋风飒爽,微凉。
天空像是被滤过一般,如蓝宝石般蓝得发亮,几朵白云浅浅,如棉絮般轻软。
远方的田野,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让她心头的闷气一下子驱散了。
房子建在半山腰就是好,登高望远,视野开阔,人的心情也能变好。
“哎哟,丫头,你怎的站在这边边上啊,万一摔着了,可怎么得了。”王婆子掂小脚走出来,忙去扶她。
“娘,没事,我想看看风景。”何苗说着,倒也顺着她,往里边走了几步。
王婆子看着她高高隆起的大肚子,满眼的心疼,“娘知道你闷坏了,娘给你炖了汤,喝了就陪你去村里走走,好不好?”
何苗听了有点想吐。
她的胃都被顶上了心窝,带一点油星味儿的东西都吃不下,只能吃点水果与牛肉干,汤水更是深通恶绝。
“娘,我喝不下。”她可怜兮兮地看着婆婆,“你这便带我出去走走吧,我闷傻了都。”
其实她不太想出去,村里人都调侃她怀得多,老人说她有福气,年轻人揶揄齐一鸣功力了得,搞得她很不好意思。
加上肚子大,走在路上头重脚轻的,容易摔跤。
可为了逃避喝汤,她硬着头皮也要出去转一圈,等回来就推说困了累了,倒头便睡,便能躲过去了。
计划完美!
王婆子岂会看不出她那点小心思,往她额头戳了戳,“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