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贵有些惊讶的看着朱由栋,没想到朱由栋也想到了。吴国贵看着朱由栋的表情,似乎并没有预料中的担忧和慌张,不由的有些奇怪。但还是道:“王爷他们确实是去缅甸抓捕永历,但是更大可能是在缅甸直接杀死。”
朱由栋这才有些动容,道:“他们真打算这样干?”吴国贵道:“是啊,当时传令的信使是这样跟王爷说的。”朱由栋确认了后,顿时有些急了,如果现在传出永历被杀的消息,估计比当时永历逃往缅甸的影响更大。
当时永历出逃缅甸,这对那些领军的将领和有心抗清的义军的打击是很大的,他们将失去效忠的目标,和抗清的大旗。但是永历一死,整个汉人将失去反抗满清的意志和心思,顿时大家都会认为满清真的是天命所归。
这样一来本来有心要抗清的,或者间接支援抗清的人,也将毫无保留的对抗清势力进行打击。这对抗清的事业无疑是最致命的,抗清将彻底失去民心基础。
这个民心不是平常人们说的民心,平常大家说的民心,其实是官员之心和士绅之心。他们在这个时代,基本是决定了整个王朝的稳固与否。他们可以对朝廷掌握了大量的话语权,帮助朝廷稳定地方。
但是朱由栋现在想的民心,是真正的小民之心,他们可能对抗清并没有什么作用。甚至他们连抗清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但是现在确是朱由栋的基础。因为现在复明军的兵员来源,几乎都是直接从小民之中招人组建的。
别看现在复明军已经占据了四川和大部贵州,但是复明军根本没有得到,这些地方的士绅的支持。不是复明军不想,是因为现在四川和贵州大部分的士绅,已经在战乱之中,被清军搜刮和杀戮一空。有幸存的也是支持满清的,这些士绅在复明军来了后当然不会放过。
虽然各地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地方宗族,但是对于复明军却构不成威胁,所以现在朱由栋也没有针对他们做出什么手段。复明军现在靠的,还是真正在这个时代最底层的小民。
但是如果永历被杀的消息传来,那么这些小民也就会认为满清天命所归,本来之前还有人在经历了清军的残暴后,暗地里帮助抗清势力。听到消息后,估计也将不会在帮助抗清势力。
虽然这些人的帮助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但是没了他们的帮助,抗清将会彻底的艰难百倍。就好比之前张煌言在南直隶,失败后只身逃跑。这时会有当地的义民帮助他隐藏,并帮助他离开。
要是没有了这些人间接或直接的帮助,张煌言一出现就被人向官府举报,那就算张煌言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跑掉。
当永历还在云南的时候,有沿海的渔民不断的给郑成功等人递送情报,但是后来永历出逃,特别是永历被杀后。郑成功的一切情报都要靠自己去打听,而且还不时的被人给举报。
这样一来郑成功的基地,厦门也就时刻被清军威胁。恐怕这也是郑成功在抗清局面没有好转的情况下,力排众议向荷兰人开战,夺取台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郑成功愿意放着满清这个大敌,不顾当前的情况。反而去争夺还是荒蛮之地的台湾,而是当时的情况已经没办法了。如果不为大军再找一块安全的后方,郑成功的大军将被困在厦门,毫无还手之力。
失去了这些小民之心,郑家军队也就失去了情报来源。估计这也是后来郑家军队,再也没有能够对清军,进行大规模反攻的真实原因吧。在没有情报的时候,大军就是睁眼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成功的军师陈永华创办了天地会,可能初衷也就是为了打探情报用了。
你要真以为在一个地方安排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就能反清复明是不可能的。其实也就是让这些人以各种身份在当地扎根下来,方便打探情报而已。
这些都是朱由栋现在的猜测,但朱由栋有很大的把握是这样的。如果现在传来永历的死讯,形势会变成什么样呢?朱由栋不断的在思考怎么应对这件事,怎么让自己在这件事发生后,受到更小的影响。
对,是不让自己受到影响,而不是疯狂的去救援永历。都说权利是春药,如今的朱由栋有了如此大的权利和军队,势力就快涵盖两个省。朱由栋是不甘心去救出永历,然后自己再去当一个臣子的。但是现在既不能让自己的势力受到影响,还不能破坏整个抗清的形势,引起抗清势力的内讧。
吴国贵见自己说了消息后,朱由栋顿时就不言语,紧锁着眉头,不断的在原地转圈。吴国贵始终都没有看出,朱由栋有想去救援永历的意思。不由的有些好奇,但又不敢打断朱由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