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璇玑 > 第二百九十九节 王亚樵的故事 (二十二)

第二百九十九节 王亚樵的故事 (二十二)

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待王亚樵带领士兵将苏军这一部扯个一个口子。突围出去后,发现所剩的手下只有二百多人了。

那部苏军也没有敢追击。因为他们看到了从淞江城中杀出来这帮人马恶狼一般的凶狠,也不知道他们剩了多少人。在这样能见度不好的天气里追击是很容易中埋伏的。",c,"王亚樵让这二百多手下分散进入上海市区,到上海劳工总会集合。

都进入了上海,王亚樵命令帮会的手下安排照顾好这些手下兵士。

闻讯赶来的王亚瑛见到了胡子拉碴、一身疲惫、削瘦的王亚樵。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子虽没有象一般女子那样问这问那、喊天叫地,但是也忍不住眼泪漱漱地流下。

王亚樵心里感慨,手下这些兵士到了上海,算是真正的安全了。

王亚樵饱饱地吃了一顿热饭,换了全身内外的湿衣。连个热水澡也没有顾得上洗,便坐了小车直奔龙华淞沪护军署。

到了护军署,见到了卢永祥。

卢永祥见到王亚樵并没有惊奇。他知道淞江孤城迟早是要丢的。对他来说,丢了浙江省偌大的地盘,现在保不保淞江城这块手里的“馒头”已没有多大意义。倒是对王亚樵固守这块“馒头”,并奇迹般地坚持了这么长时间感到很惊讶。

王亚樵询问卢永祥下一步怎么办?

卢永祥坐在椅子里,沉默了有二十多分钟。

最后才开口说,还能怎么办?我已经想好了,为了不连累上海城郊的百姓受打仗之苦,我决定通电下野。

“通电下野”,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就是宣布投降。

为了上海郊区的百姓不受打仗之苦?那开战前怎么不想想浙省两千万百姓要受战争之苦?何不当时就宣布“下野”。王亚樵听完一肚子的火。

王亚樵是问卢永祥政治、军事上的打算,没想到却听到的是这样的话。他知道卢永祥带领的方振武、余亚农两个将领手下还有三万多人马。还是可以再大干一场的。

王亚樵急切地说:“总司令,怎么能通电下野呢?咱们手里还有三万多人马,可以找一块易守难攻之地扎下营盘,再发展壮大!这么多兵马,再扩地壮大队伍不是什么难事儿!”

卢永祥说:“这急切之间,哪里能找到这么一块地方?!”

王亚樵急道:“既使急切间找不到,咱们也可以带人马投奔孙先生或张大帅,我是主张投奔孙先生,追随孙先生再次进行北伐,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卢永祥轻轻地摇了摇头:“亚樵老弟,你还年轻,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有一句话叫做‘曾经沧海难为水’我是记得的。让我现在又重新做人家的手下,跟着人家东跑西奔的,我是做不到了!”

这卢永祥嘴里又开始胡冒泡了,开始称起“亚樵老弟”来。

这是什么逻辑!王亚樵想,你当初能从带领几千人、当人家手下做起,成为一省霸主。到现在手里还有几万人马,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就是没胆量、没雄心了!

王亚樵看了一眼卢筱嘉。心想,就算卢永祥年纪有些大了,你这个年青人应该有一番雄心壮志吧?现在各方势力哪一个不在积极招兵买马,如果卢筱嘉你错失了这次保存实力的好机会,以后再想招人马、想干一番事业,那就很难了。

卢筱嘉斜躺在一把藤圈椅里,把玩着手里的怀表,将表盖子一张一合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亚樵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知道自己是看错人了、跟错人了。

既如此,还留在这里有什么意思,不如回我的斧头帮“华果山”,和众兄弟过无拘无束、逍遥快活的日子去。",c,"很快,卢永祥就宣布“下野”。带儿子卢筱嘉、妹夫何丰林一家,携几百万巨资,流亡日本过“富家翁”的生活去了。",c,"回到上海,日子虽过得舒服,但胡宗南和戴笠志不在于此。他两人心中都有一番政治上的抱负,不想混籍于帮会、过饱食终日却籍籍无为的生活。

王亚樵也不勉强。胡宗南先离开了上海回了家乡,随即又赶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戴笠暂没有离开。他想着王亚樵是胸怀大志之人,不可能就满足呆在“花果山”上,带一帮小弟吃吃喝喝、打打闹闹。

的确是这样,直皖战争中的残酷和失败并不能打消王亚樵的雄心。但这时期他在政治上也有一点儿迷惑。

王亚樵虽然在政治上现在没有多大建树,但放眼国内,他能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