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言俚语。例如,吃饭要说用餐;睡觉要说就寝;生病要说患疾;病好了要说康复;人死了要说逝世,但犯人被砍头就不能这样叫,而要说成处决……”
第二天,一头猪得了猪瘟。小猪棺急忙来对财主说:“禀老爷,有一个自家老爷患疾了,叫它用餐不用餐,叫它就寝不就寝,恐怕已经很难康复了,不如把它处决了吧!”
财主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小猪倌接着说:“老爷要是不想处决这个自家老爷,让它自己逝世也好!”
颜如玉听出莫忧话中奚落之意,俊面通红,莫忧格格直笑,欣赏他憨态可掬。此后颜如玉果然注意言词通俗,两人相处日渐融洽,但颜如玉始终脱不了他的迂腐书生气,莫忧刚经常通过讲笑话的方式取笑他,然后看他垂首翡面而哈哈大笑。
时过一日,莫忧坐在他身边,托腮静听他念书,倦怠起困,长发随意的搭在肩头,星眸微合欠精神、娇腮生晕添妩媚,颜如玉一看之下竟收不回目光,痴了半晌,又羞又怕的埋首书中,总觉心神不宁,只得放下书,轻声道:“姐姐要是困了,小生也讲个笑话给姐姐听。”
莫忧闻言立刻来了精神,支起下巴,颜如玉微微摇颈,讲道: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很美,燕国寿陵一个少年听说了,便不远千里,来到邯郸学习步法。结果,不但没学成,反而连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光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如此求学,非但没有学得所长,反而失了自我,姐姐,你道这少年可笑不可笑。”
莫忧一怔,邯郸学步也能算个笑话?看他一番兴致,又不便取笑他,含笑赞了声“好”,道:如玉讲得果然有趣,我也讲一个:
庸师惯读别字。一夜,与徒讲论前后《赤壁》两赋,竟念“赋”字为“贼”字。适有偷儿潜伺窗外,师乃朗诵大言曰:“这前面《赤(作拆字)壁贼》呀。”贼人惊,因思前而既觉,不若往房后穿逾而入。时已夜深,师讲完,往后房就寝。既上床,复与徒论及后面《赤壁赋》,亦如前读。偷儿在外叹息曰:“我前后行藏,悉被此人识破。人家请了这样先生,看家狗都不消养得了!”
颜如玉听了也忍不住放下素养仪态,哈哈大笑,笑毕忽问:“姐姐刚才笑话中讲到的《赤壁》两赋是何人所做?”
莫忧侧目打趣,道:“亏你是个读书人,竟连东坡居士也不知道吗?”
颜如玉面色微红,竟站起身上,长揖到地,惭道:“小生确是不知,还请姐姐多指教。”
莫忧忽的一怔,半晌做不得答,见颜如玉仍然盯着自己求答,只得答道:“眉州的一名士人,据说在当地小有名气。”
颜如玉认真的思索片刻,道:“小生听说眉州有一位颇有声名的同辈,姓苏名洵字明允,姐姐说的可是此人?”
莫忧忙摆手笑道:“我也不过是听说而已,一个笑话罢了,何必认真。”颜如玉还想追问《赤壁》两赋的内容,见莫忧似乎不愿再继续说下去,只得咽回。
如此一晃便是月余,深山之中人迹少有,难得清雅,颜如玉每日对窗苦读,暇时与莫忧吟诗赋词、闲絮咏对,渐见熟识,不似初时拘束。
一天,莫忧刚刚离开破庙,独身一人回墓,沿途雾凇如仙、冰挂枝头,雪压松柏,西阳从灰色的云层中隐隐约约的露出几线淡黄色的光彩,投落在冰雪之上,莹光流动,偶有一只不畏寒的小鸟啾啾叫着在林间跳跃,莫忧想起似十年前又似遥远的故事,那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醒来的梦,被现实隔在了厚厚的云后,远离地面,不可触及,可梦里的人梦里的话依然可以随时浮现在眼前,如烟如幻,她幽幽一叹,想起一首久远的曲子,一段久远的故事,不由得轻吟低唱:
“记得一霎时娇歌兴扫,”
半夜里浓雨情抛。
从桃叶渡头寻。
向燕子矶边找。
乱云山风高雁杳。
那知道梅开有信。
人去越遥。
凭栏凝眺。
把盈盈秋水。
酸风冻了。
恰便似桃片逐雪涛。
柳絮儿随风飘。
袖掩春风面。
黄昏出汉朝。
萧条。
满被尘无人扫。
寂寥。
花开了独自瞧。
吐语如珠,不禁幻想那扇上妖娆绽放的桃花,相思的人儿,曾倾尽心肠,也等不回远去的背影,就如同十年前的自己……她默默一叹,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