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吐情愫,莫忧芳心摇曳。
见玉容,猎人惊魂失措。
颜如玉低声道:“自然不是,小生不敢做想有这福份。”一张俊脸红得透亮。
莫忧心中柔柔的,道:“再晴几日,路好走些,我们便启程罢。”起身为他收拾衣物,当初颜如玉身上穿的衣服早在爬山之时被荆棘刮得破烂,如今身上穿戴俱是墓中之物,可幸定川王爱妾之甚,放了几件男人衣裳陪葬其中,想必是取自己陪在爱妾身旁之意,莫忧很是高兴,若非如此,只怕颜如玉就只能穿女子衣裳了。
颜如玉象个害臊的孩子坐在一旁,红着脸,偶然抬起头偷看一眼莫忧,又慌忙低下头去,攒着衣襟轻声道:“小生得姐姐恩惠多矣,若又得姐姐同行,一路相伴到京城,三生之幸,当不负卿。”
莫忧猛的回头,她被颜如玉这句话吓住了,这个酸腐的书呆子,羞赧得如同深闺女子,竟然说出了这等话?“如玉……你说什么……”她疑心自己听错了。
颜如玉微微扭转身,不敢看莫忧,头垂得越发低了,双手紧绞着衣裳,憋了半天,鼓起勇气又说了遍:“姐姐才华出众,聪慧灵通,小生若得姐姐,三生之幸。”
莫忧怔怔的望着他,想起初遇他时,他面对自己惊骇而鄙夷的眼神,嘴角不自觉的泛出冷清的笑容,动了动唇,想嘲他几句,再看他此刻那张红得滴血的面孔,又忍不住感动,难为这个书呆子能有勇气说出这种话来,笑着化解尴尬:“如玉,你取笑我来?”
“小生岂敢取笑姐姐……”颜如玉颤抖而惶恐。
莫忧沉下了脸,“如玉,我敬你是孔孟弟子,通晓礼仪,才救你在此,奉你衣食,陪你功课,你休要说这些轻薄话来相戏。”声音虽低,语气中却有责备之意,转又微微一叹,“我虽与你相识月余,不过到京城后,你春闱题名,平步青云,只怕那时要与我变做陌路人,若还记得今日恩惠,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时,莫忘我一杯喜酒就是。”
“姐姐……”颜如玉脸色忽白忽红,嘴唇哆嗦,偷偷抬眼瞟莫忧,急惶惶的道,“姐姐,小生岂敢轻薄,岂敢怠慢姐姐,小生如能春闱得意,自当禀明家尊,娶姐姐为妻。”他这话原本是在莫忧的斥责一激动,逼出来的,说得轻却快,说完后,才意识到自己言语唐突,羞得面如血红。
“如玉!”莫忧低声喝出,泪已滑落,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人说过,要娶自己为妻,不过,那已经成为一段记忆,一个梦,三生石上的一段记录而已。
“如玉举止端方,想必生于名门书香,婚姻之事,自有家中尊堂操办,如玉今日之言,且作云消罢。”莫忧心乱如麻,冷冷一笑。
颜如玉有些颓然,他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莫忧已转身替他收拾包袱,他看着那纤细婀娜的背影,呆呆的没有再说,只是发痴,孰不知莫忧此刻心潮起伏,颜如玉?莫忧啊莫忧,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颜如玉突然“哦”道:“姐姐,白天有人来过。”
莫忧心中一跳,停下手中的活,回身问:“谁?”
颜如玉回忆道:“似乎是个路过之人,白衫清容、背负长剑,却问起了姐姐。”
莫忧忙问:“他问我什么了?”
颜如玉见她问得急促,面色微红,怯怯道:“他问小生是否见过一位白衣女子在树林中跳舞,小生想起当日初遇姐姐,姐姐也是在跳舞,便猜出他是问的姐姐。”
莫忧紧声追问:“那,你可有说什么?你可有说了见过我?”
颜如玉微笑着摇头,道:“姐姐曾吩咐过,不得对任何人道起,小生自然说,从未见过。”
莫忧放下心来,展露笑容,略一迟疑,又问:“你是个不善谎言的人,心中所想都在脸上写着,他果真信了你的话么?”
颜如玉细想一阵,坚定的道:“应该是信的,因为他点点头,没做追问便走了。”
莫忧觉得似乎不妥,但是颜如玉是个毫无心机的读书人,只要那人没有伤他性命便是好事,也不指望从他嘴里再问出什么,笑笑,正要说什么,凭直觉感到后墙外有人正在偷窥,心中一凛,猜想是白日行袭自己与询问的所谓“路过之人”,不动声色的站起来,柔声道:“天色不早,我先走了,你早些歇息。”
颜如玉羞赧的看着莫忧,要送出屋来,莫忧不让,伸手将他推入屋,低声道:“还是进去吧,屋外风大寒冷。”径直出了门,不紧不慢的走远。
一道白影从后墙移开,跟在莫忧身后,莫忧也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