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苏岭调说叫化曲。
莫忧戏弄成都贾。
苏岭一怔,不置信问:“莫姑娘说的什么?”
莫忧索然无味,闷声道:“苏公子是赫赫有名的温雅公子,是我唐突了。”
苏岭莞尔一笑,道:“我曾经来过成都,知道这里有一户巨贾,家财万贯却极其吝啬。”
莫忧复又提起兴致,挑眉问:“怎么个吝啬?”
苏岭道:“我曾听街上叫唱的小叫化唱道:”
说成都,道成都。
成都贾,区安楚。
日进金,夜进银。
吃饭埋首数米粒。
东招财,西招宝。
身上穿个旧衣袍。
庭院不过三尺五。
青砖土墙穿堂风。
门前不挂红灯笼。
省得一年二两油。
莫忧笑道:“果然堪称吝啬鬼中的极品,这样的人物,若不去作弄一番,实在可惜。”
夜色中苏岭的眼中闪过点点光芒,笑道:“莫姑娘亦不是寻常女子,我也很想瞧瞧这个区安楚被你戏弄时的模样。”
莫忧嘻笑道:“那便走罢。”
两人直奔区府而去,苏岭识得道,莫忧来到门口仍是啧啧吃惊,这区安楚当真是抠门得很,偌大个家业,住的房屋远不如莫忧想象的好,虽然在听那打油诗在前,莫忧仍然很难相信这就是成都“巨贾”的家,虽然也是高墙大院,但是毫无“巨贾”的霸气与架势,夜色中可见门漆失色、砖墙斑驳,就连正门前高挂的灯笼也是熄灭的,莫忧猜想是为了省点油吧。
莫忧低叹道:“若非你领我过来,我是绝对不能相信这是你刚才歌中唱到的巨贾住处。”
苏岭道:“当年,若非一群小叫化领我来此,我同样也不会相信。”
莫忧问:“那你是否为小叫化出头了?”
苏岭笑问:“你认为怎么样算是出头?”
莫忧不加思索道:“应当是劫富济贫吧。”
苏岭似带深究的看她一眼,摇头道:“我没有。”
莫忧明显有点失望,语气却是好奇:“为什么不?大侠不都劫富济贫吗?”
苏岭有些宠溺的看着她,眼角的笑意渐浓,道:“区安楚虽然吝啬,却没有违法,他的钱财靠自己的聪明与节俭得来,我也不能强迫他施舍行善。”
莫忧突然想起苏岭也是个商人,以他的气度与唐家堡总管对他的态度,想必也能称得上“有钱人”一列了,当年苏岭没有“劫富济贫”,是出于同行相惜,还是另有想法,今晚约他同行实在是失当之举,故讪笑不语。
倒是苏岭微笑道:“你只要做自己高兴的事就好,今夜,我甘做你的仆人,并不是什么商人。”
莫忧乍一欢喜,转又摇头道:“区安楚是否认得你?若是认得,你随我出现,岂非不妙?”
苏岭道:“无妨,未曾照面,当年我随小叫化们来叫门,不料区安楚正感风寒在床,有趣的是,我正听着区府管家在叨唠。”
莫忧好奇的抢问:“他叨唠的什么有趣事?”
苏岭笑道:“原来这区安楚实在吝啬,得了病也不舍得请大夫,让管家去厨房煮些生姜汤,管家说,厨房里正好没有生姜了,区安楚就让管家去买,临行反复叮嘱,若是超过两个铜钱一斤,就先别买,到天黑了再去,那时间菜农都急着回家,兴许就便宜了。”
莫忧听着忍不住“卟哧”笑出来,苏岭抿嘴做了个禁声的动作,莫忧憋不住,以袖掩嘴,吃吃的笑:“这个区安楚,可比那葛朗……”忽见苏岭眸光一闪,似有所思,忙又住了嘴,问道,“那后来买了吗?”
苏岭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我瞧这区安楚吝啬成这般,忽也体恤起来,为商如此,虽不行善,也无可厚非。”
莫忧想想,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他若欺压百姓、生活奢靡,当惩之,既是严于律已,确实不能将他怎么样。”
苏岭笑问:“你改变主意了?”
莫忧道:“他不是奸商,我也绝不伤人劫财,不过仍是要戏弄戏弄他。”说着上前大声的拍门,高叫道,“快开门,快开门,贵客光临。”
夜深人静,莫忧的声音清清楚楚的传入墙院,不多时院里亮起灯笼,有人喊问:“三更半夜的,何人在打门叫唤?”
莫忧回道:“你且开门就是,我有要事找区老爷。”
那人并不来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