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千年莫忧 > 第129章

第129章

道:“晋国公,祖籍江苏长洲。淳化三年登进士甲科,任饶州通判。先帝咸平初除三司户部判官,权三司使。大中祥符初拜三司使。五年进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后出知升州。天禧三年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四年,为枢密使,迁平章事。素擅诗、画、棋、音律,可谓奇才。”

王曾的叙说丝毫无偏执,述其一生,公正求是,莫忧没有再问,因为她已经从王曾的言语里读出了他的观点,看来史不误人,王曾确实公正持重,心胸坦荡,不论他人善恶,亦不做流言之源,丁谓确实奸恶,故他愿协助去之,然丁谓有过人之处,亦绝不相瞒相欺,同样,寇准为人刚直不阿忠心赤胆,然寇准亦心胸狭窄性奢好华,优劣俱不隐讳。

莫忧心中思忖,朝政党派之争自古难分对错,丁谓机敏有谋,狡黠过人,为政多年,曾不动刀枪,安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并根据西南地区产粟米,缺食盐的情况,从内地调入食盐换取当地粟米的充军粮,使官民两利;还建议按当年全国户籍和粮赋数为准,固定粮赋的数额,获朝廷采纳,诸多良谏良政,有功于社稷,同时大搞封禅,排挤良相,亦祸国殃民,过大于功,朝野共怒,难辞其咎,莱国公一生之忠、之刚、之正无可非议,纵有缺点,瑕不掩瑜。

心念至此,道:“皇陵一事,丁谓难逃法网,可否趁机上本奏请,让莱国公还朝。”

王曾凝眸半晌,面色沉重,缓缓道:“此时不便说,寇公是非,世人自有评说,但是要让朝廷下旨,赦其还朝,还须待以时日。”

莫忧似懂非懂,问:“王大人的意思仍然是因为新君不便翻先帝的旧案?”

王曾沉吟道:“当年,寇公因太子监国之事被谪,这,兹事体大,不便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