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果然一个月后,黑白二老就带来了消息,明天,唐岐之夫妇就要到了,上官秋雁喜不自禁,次日昱晨,上官秋雁正在梳妆,就听得脚步而由远而近,心中一颤,起身迎接,上官惜言负手踱入,沉默的看着垂首而立的女儿,一晃三个月,竟是瘦了许多,终究是亲生骨肉,哪里舍得她吃苦,轻轻一叹,道:“雁儿,这三个月禁居思过,悟出什么了?”
上官秋雁忙道:“爹爹,女儿知错了,女儿不该惹爹爹生气,不该说那些混账话,女儿以后再也不敢了。”
上官惜言对这番话并不满意,但是念她还是个小姑娘,这三个月的惩罚已经很重,也就没有再说,只是隐忧的摇头轻叹,道:“今儿个,你姑姑姑父就要到了,一家人多少年没有团聚了,你随我出去吧,好好收拾收拾,一会儿,随我一起到大门口迎接。”
上官秋雁虽早已知道这个消息,面上却故做惊喜,扬起泪痕斑斑的笑颜,道:“哎呀,姑姑要回来了吗?雁儿可是好多年没见着姑姑了,谢谢爹爹,雁儿这就去换件衣裳,迎接姑姑。”
因为唐岐之夫妇的到来,上官秋雁的三月之禁提前结束了。
和义山庄虽然避居世人,气势却是宏大,两列身着蓝白相间衣裳的武师井然左右,因为是亲戚,所以也不避讳内眷,上官惜言、三位夫人与上官秋雁全部都迎了出来,在石门前站起三排,山道上两马一轿缓缓行来,当先马上一人,峨冠老者,正是唐岐之,轿后紧随一马,马上端坐一位锦袍少年,自然是唐采华,此时的唐采华不足弱冠,桀骜之气已养出来了,他远远的就瞧见舅父身后站着一位妙龄少女,貌比天仙,态若洛神,虽然年岁不足,但是容光照人,不可逼视,心中暗赞,啊呀,原来表妹竟有这样的姿色,我少不得求母亲定了这门婚事,将这美人儿讨了回去,也不枉我千里来一趟。
唐岐之已翻身下马,上官惜言快步迎上,两人执手笑言:“啊呀,舅弟,多年不见,风彩一如当年哪。”“姐夫可是打趣了,惜言虽然年幼几岁,反而白发见多,倒是姐夫容光焕发。”
三位夫人与上官秋雁上前,打起轿帘,欢言相请,上官惜春一边下轿一边笑道:“哟,竟要劳动弟妹们一齐来,怎敢担当。”突然眼前一亮,看着上官秋雁,竟怔住了,啧啧赞道:“哎呀,雁儿这容貌身段,竟是天底下再难找出第二个了。”
上官秋雁听得心里喜孜孜的,忙上前敛裙行礼,早被上官惜时搂在怀里,上下打量,喜爱得移不开眼珠了,上官惜言闻言回身笑道:“姐姐,你可莫要夸她了,要将她宠坏,女儿家,终究是别人家的人。”
上官秋雁一怔,心中掠过一阵凉意,唐采华却是暗暗欢喜,忍不住双眼在表妹身上滚来溜去,他虽然一向狂傲自大,此刻毕竟是拜见家中长辈,又有如花似玉的表妹在场,也十分殷勤的上前磕头:“甥儿采华向舅父大人见礼。”
上官惜言笑呵呵的拉起,见他生得一表人才,也是连连称赞,一家人先在这庄门外已是一阵客套与寒暄,这才热热闹闹的进了庄子,厅前迎出一白一黑两人,正是上官秋雁的两位师父,两人齐步上前,向唐岐之拱身道:“唐堡主,别来无恙。”
因这二人不是上官氏一门,所以并没有随同到大门外迎接,但是他们俱是江湖人物,与唐岐之也素有交往,故而在这大厅前迎候,以全礼仪。
唐岐之也大笑着拍手言道:“白衣菩萨,青衣阎罗,二位一向可好。”
“得蒙上官庄主收留,锦衣玉食,享尽神仙之福,焉有不好之理啊。”白衣菩萨呵呵直笑,青衣阎罗则只是嘿嘿轻笑。
众人一一见过,上官惜言也不将两人视为外人,笑道:“姐姐姐夫一路奔波,想必劳轻饥渴,不如先随意吃些东西,晚上再好好准备,为姐姐姐夫接风洗尘。”一并入席,丫环仆人们早已准备好席宴,说是随意吃点东西,场面却十分丰盛,珍馐百味,无不尽有。
席间,少不得相互敬酒叙旧,上官惜春与三位弟妹低声细语闲聊得家常趣事,唐采华则时而附和舅父之言,时而悄悄的打量表妹,上官秋雁心潮澎湃,一边吃着一边做好准备,适时向唐岐之打听江湖中人事,不料上官惜言却道:“雁儿,我与你姑姑姑父说说话儿,你无事就先退下吧,可不必在这坐着了。”
顿如凉水浇头,上官秋雁不便抗拒,只得依言向众人行过礼,姗姗离席。
回到卧房的上官秋雁着实生了阵子闷气,但是她迅速将忧虑抛开,唤来映书、映画,细细询问了这三个月的情况,也不说话,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