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吃的鱼汤来。”辛湖边吃,边叹惜。
“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大郎难得的表扬她。在这种情况下,能煮出这样的鱼汤来,已经算是美味了。哪里还能想更多啊。
平儿也连连点头,说:“大姐做的鱼真好吃啊。”他家以前太穷,而且他们那个地方,河少鱼就更少了,大家也不太会做鱼吃,偶尔弄条鱼也弄得腥的很,没有人爱吃。也只有听说过,大户人家弄得鱼好吃。
现在辛湖其实也没什么格外出奇的调料加进去,没想到味道却格外的鲜。别说是平儿了,就是大郎也觉得辛湖很奇特,反正他是不相信,就他最开始见到的辛湖那个快饿死的样子,家里能教出她这么好的厨艺来。要不,就是她本身就会。
这么想着,大郎仔细想了想,越发觉得辛湖是个奇特的人了。难不成,也象我这样是重活了一回的吗?大郎暗暗想着,该找机会试探试探她。可是,一看到她那吃得眉开眼笑的样子,再想想她连针都捏不稳,又觉得她根本就不象是重活了一回的人。要不然,这女红是每个女人都必会的一项基本技艺,她重活了一回,不至于比真正这么大的小女孩子都不如啊。
“干什么呢,想的这么入神?”辛湖奇怪的看了他几眼,终是忍不住问。
“没事,就是在想,你怎么会做出这么好吃的鱼汤?”大郎半真半假的试问。
“哦,打小我就爱吃,我奶奶教的。”辛湖随口就答。
这倒是真话,她奶奶是村子里有名的土大厨,村子里的红白喜事,大多数是她奶奶主厨,但是她妈妈也好,姑妈也好,都不爱做这份活儿。老太太只好教小孙女了。后来,奶奶年纪渐大,村子里办喜事,也不再需要象以前那样左邻右舍一起帮忙,奶奶也就不用去当主厨师了,却又可惜自己的手艺。
她没事就在家里教辛湖学做菜,不知不觉间,小小的辛湖居然学得了一手好厨艺。再后来,奶奶去世了,她们家也搬到县城里去住了,她也大了,上大学,工作,自己一个人生活,吃的越多,见识越多,她融和惯通,厨艺越发涨进。
其实辛湖会种的菜非常多,涉足到华国八大菜系。只不过,她向来不太爱做很复杂的菜式,主要是因为没有找到能和她分享的人。美食也是需要分享,和有人欣赏的。她独自一个人过日子,也懒得去弄那么多菜,日常生活很简单。
☆、第33章 计划
听到说是奶奶传下来的,大郎的怀疑就放下了大半。毕竟有些人家,家传的技艺,都是打小就开始学习的,耳熏目染,再练个三五年,总会小有成就。辛湖虽然年纪小,但也许天份不错,又有人专心教,能有现在的这分厨艺,算来也正常。
他们一家子吃着美味的鱼汤,小石头家,刘大娘试探性的放了一把泡菜丝进鱼汤里去炖,煮出来的鱼汤果然别有风味。吃得张婶婶和小石头连呼好吃。
夜里,小石头早就呼呼大睡了。刘大娘与张婶婶却还在闲谈。
“今天鱼汤里加了些,阿湖他们送过来的泡白菜,味道就格外好。”刘大娘说。
“就是。阿湖这孩子,古灵精怪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养大的?”张婶婶感慨的说。这一家子四个孩子,居然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着实令人感叹。
“是啊。大郎说这泡白菜是阿湖自己弄出来的,如果我们家爱吃,就去问他们要。这孩子,年纪小小的,居然满脑子的稀罕主意,实在是太聪明了。”刘大娘越想越喜欢辛湖,只恨不得自己没养出这么聪明伶俐的孩子来。
“只可惜,她出生在这个没落无人的小村子,这要是生在大户人家,也不知道有什么大造化呢。”张婶婶非常惋惜的说。
在世人的眼里,女孩子家家的,再能干,如果没有个好家世,还不得落在普通人家里,重复着祖辈一样的普通生活啊。特别是贫han的人家,能干的女孩子,好的也不过是能为家人多换点聘礼罢了,要是一个不巧这样的女孩子能平平安安活下去都是个问题呢。
“我看他们家四个孩子,不简单。谁知道,再过十年八年,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刘大娘却有着不同的见解,觉得辛湖他们一家四口,不可能会一辈子象现在这样。
“也是。一个二个,都不象孩子,行事比大人还老道,还满脑子的新奇主意。往后,我们可得和他们把关系弄得更好,说不得,小石头以后还得靠他们提携呢。”张婶婶正色的说。
“那是,我本来就极喜欢他们,再说了,人家也帮了我们不少忙呢,说来他们还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就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