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是怎样的惊涛骇浪,这边谢公子开始考校起小石头来了。小石头其实也启过蒙了,一般五岁的孩子就会上蒙学,何况小石头的父亲学识不错,也注重孩子的教育。自然小石头的就不能象刚进蒙学的孩子那样,什么都不太懂了。
见他也能写出自己的名字,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谢公子就放下他了。然后又问了平儿,这才是个真正什么也不会的人。总共就是昨天找大郎学了个平字。然后就是大宝,阿毛,阿土三个打混的小毛头了。也不用要他们写字,让他们跟着念念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学点规矩才是正经。
考校完,谢公子头疼了。小石头这个程度,比蒙头要强一点,但比辛湖却要差了不少,当然了辛湖却又比大郎差了一些,三人进度完全不同,想在一起教很有难度。但把小石头放进和平儿他们一样的蒙学,又觉得不合适。如此一来,所有人的进度都不一样,这可让他该如何教学?
谢公子自己只默写了一本启蒙读书,给孩子们当教材用,现在看来,这本教材完全只能给平儿大宝他们用。就连小石头也用不上了。大郎和辛湖就更别提了。
第一堂课,谢公子只好随意写了一首简单的诗,就是《咏鹅》。他先教会大郎和辛湖,让他俩先背着,再慢慢默写下来。
辛湖和大郎都傻眼了。他俩自然都会背这首诗,这不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小孩子背的诗吗?这首诗在现代,三岁的孩子都会背。
在这里,辛湖不得不装成小朋友,辛苦的背着,其实背很简单了,关键是要写啊,鹅字的笔画其实蛮多的,要想写得象谢公子写出来的这么小,辛湖觉得自己估计要写很久,不讲好看,单纯讲写得正常大小。
不过,大郎也一样装得很辛苦,他也早就会了,当然也会写字。而且他的字还写得不错,现在也只能故意写得松松散散,没什么风骨。
然后,谢公子把小石头也和平儿他们扔在一起,先教最简单的基础知识。第一堂课,上的时间可还不短,实在是因为谢公子准备的不充足,也没有事先了解到孩子们的受教育程度,搞得他有些狼狈。
☆、第71章 为难
对于儿子的烦恼,谢老夫人不以为然的说:“大郎虽然什么都会点,但他年纪也大些,自然教他就教深一点。其他的人,就从头开始吧。会的自然学得快些,不会的学的慢些也不怕。反正年纪还小,慢慢来。你还真打算让他们明年后年去考秀才啊?”
“儿子就是想,也没那么多时间来督促大郎的学业啊。”谢公子笑道。
“可不是。况且你也不是什么正经夫子,我们更不知道能在这里呆多久。现在尽心就行了,考虑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谢老夫人又说。
“恩,儿子明白。娘,那阿湖怎么办?她也是什么都会一些,比大郎差一些,我都不知道要教她什么?”谢公子又问。
“你就专心教大郎吧。让她跟着青儿学习。反正她们也经常在一块儿,平时做女红挖野菜时,都能随手教她一点东西呢。”谢老夫人笑道。
这女孩子嘛,就更不用讲究太多了,学得再好也只能在家里表现。而且阿湖这么聪明,青儿学识又高,只怕随便教教,就会学得不错呢。况且在这里,现在大家连糊口都不敢说有保障,谁还能正儿八经的上学读书啊。
谢公子沉思了片刻,又说:“恩,那就让阿湖跟着青儿学习吧。娘,有件事,我总觉得有些担心。”
见儿子这么郑重其事的样子,谢老夫人也严肃起来,问:“什么事?”
“娘,外面世道怕是不对头。只怕要换天了。”谢公子轻声说。
“什么?”谢老夫人悚然一惊,脸色变得苍白,激动的站了起来。
“您也别太担心了。好在我们找了这个世外桃源似的地方安身。就算外面发生战乱,也难得影响到我们这里来。只不过,京里的事情,您只怕就不能太过指望了。”谢公子嘴里说着安慰母亲的话,心里却着实没什么底。真要战乱起来,这小片地方还得保得住安宁吗?谁也说不准啊?
好在谢老夫人也只是一瞬间的惊慌,很快又沉着下来了,反倒安慰起儿子来:“恩。凡事尽自己的力吧。你打算什么时候起程上京去?”
因为她知道惊恐也没什么用了,只是好多事情就得重新规划了。她已经是当祖母的人,也经历过了不少大事,说实话上头换个人坐,对老百姓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最起码一般新帝上位,总得象征性的免些税赋,颁布一些对老百姓有利的政令。只是,如果真的发生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