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那儿买的馒头拿出来吃,就着胡家生火的地方烤起来,也给了胡家四口一人一个。
胡家四口在这里生活了五六天,煮饭的锅一直烧着水,阿志见状连忙要给大家装些热开水喝。大郎却拿了他们自己的器具出来,说:“不用了,我再烧些,你们自己吃吧。”
谢三伯去打了水回来,放了卤ròu又扯了把野菜,烧了一锅汤水。
大家吃饱了肚子,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等胡家四口把行李物品收拾好之后,大家又发现了一个难题。要想带他们回去,肯定得让胡大哥骑马,可他根本就不会骑马,就算大家把他扶上了马,他一个人坐都坐不稳。一是因为怕,二是因为腿不能用力,坐上去就恨不得掉下来,还得人扶住才行。这本来就是唯一的一点坐位了,还是大郎让给他的。
众人没办法了,只得把马身上的东西卸了大半下来,给江大山和谢三伯背着,然后让大郎与胡大哥同骑一匹马,大郎在后面扶着他。
胡大嫂勉强能走,但也走得极慢,全部的行李物品还靠两个小的背,谢公子实在看不过去,只得自己帮他们背着东西,让两小的扶着他们表嫂走。
这拖家带口,还带伤员的,又背着东西,实在走不快。走了三天,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眼看着天下起了小雨,大家都急了,要是下起大雨就麻烦大了。不仅怕人淋湿了生病,又怕买的粮食棉被打湿,几张油布完全不够用。
“这样不行。还不如三叔和大郎先骑马回家,然后再让谢五带马过来接应我们。”谢公子想了个办法。与其所有人慢吐吐的在路上走,还不如先回去两人再说,而且家里还有一匹马呢。
谢三伯哪里肯自己先走,让谢公子和大郎先回去。胡氏夫妻都是伤员,肯定经不起风吹雨淋,要是再感染风han,就他俩这副身子还熬不熬得下来,就说不准了。前且他俩都不会自己骑马,还得人带着。
“这样吧,你和大郎先骑两匹马回去,把他们夫妻两带上,粮食被子也先带一点回去。我们几个人慢慢走,等谢五回来接应。”江大山说。
然后,大家又把东西折腾了一下,腾空两匹马,大郎和胡大嫂共骑一匹马,再带上一袋约五十斤的面与两条棉被。而谢公子和胡大哥共骑的马就只能带一包约五十斤重的面了。不是马驮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