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暗杀了对方的最高将领。剩下的小兵们也因为死伤太多,心生退意了,开始各自逃窜,甚至有不少人干脆就投降了。
安王的大军获胜,北闹城的百姓根本就不在乎谁赢谁输,他们只需要过安稳的日子。
所以章炎他们非常顺利的接管了北闹城,接着趁势北上,直指京城。
半个月后,安王进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杀掉了兵马司的指挥使,及其属下当年参与追杀章炎及其母与弟弟的一干人等。宫中的皇帝等人,还勉强抱着幻想,以为安王是真正来保护皇室的。在得知章炎首先就杀了这些人之后,皇帝终于明白了,安王哪里是来保护皇室的,而是冲着皇位而来的,这回只怕自己的命怕都保不住了。
然后,皇帝十分利落的下了禅位诏书,把皇位让给安王这位王叔了。
安王也没立刻弄死旧皇帝,而是把他软禁起来。再飞速的砍掉了他的一切势力,包括一些还在维护什么皇帝不是正统之说的老古板们。皇权更替,朝中自然经历了大振荡,不少大臣被清理,当然也有不少人得封高官厚禄。整个京城终于被安王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中了。
不出一个月,正是腊月底,安王就明正言顺的正式登基了,终于结束了长达四年的内乱。
开年后,安王改了年号为安庆元年。
紧接着追封已经去世的两任安王妃为皇后。元配程王妃仍是嫡长子章仪之母,当然是元皇后。而继妃赵王妃,即章炎之母就是赵皇后。
不久,又立元配嫡长子章仪为太子,嫡次子章炎为燕王。此时,安庆帝活着的孩子,只有两个儿子,还皆已成年。
程后家世要好一些,随同安王一起打天下的程家人也不少,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所以章仪毫无悬念的成了太子。章炎被封为燕王后,很快就起程去平定边陲了。
虽然安王继位了,但其实他也一样只收回了大半的江山。远在千里之外的几个边陲重城,早就不姓章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章家的江山都被分成了两半,皇室怎么能忍?而且就算你愿意忍,别人还不一定就老老实实的守着已得的部分江山啊?说不定,哪天别人就先打过来了。
再说了,如果趁着现在天下乱象还没来得及平复,有人也有样学样,再随意占领一块地方,自立为王,章家的江山岂不是越来越小,到头来说不定还是一样被别人赶上台呢。
所以,安庆帝最先做的事情,就是要燕王一路去安抚百姓,平定叛乱,收复河山。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也改了好几遍,真的不会写打仗等大场面啊。
☆、第136章 汇报
与此同时, 芦苇村也安然无恙的度过了han冷的冬天。再也没有出过任何事。而那三个重伤的活口,经过一个冬天的粗糙休养, 居然也活下来了,只不过, 他们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经过三个月的休养, 辛湖的腿也好了,刘大娘的胳膊也好了。躺在炕上的这三个月时间,辛湖闲得快发霉, 任何事也不成做, 又不能动, 只有潜心练字, 这回一手字终于练得象样了点。
搞得江吴两位夫子, 暗地里好笑的不行,江夫子说:“阿湖, 这也叫因祸得福呢。这手字终于不再象刚启蒙的孩子写的了。总算不枉我们大家教了她几年。”
“就是总算看得下去了,你说你学什么都快, 怎么就这字硬是写不好呢?”吴夫子也说。
辛湖只得低下头, 作脸红状,心道:“实在是习惯了现代的硬笔,毛笔太不好撑控了。”其实她写的水笔字也好不到哪里去啊。再加上在现代她除了上学的时候之外,其他是时间写字的机会也少,大家还不都是打字啊。
天气一开始变暖和,雪就开始融化了,芦苇村也不再是完全封闭与世隔绝了。
“我们马上去一趟县城, 该和安老爷说说这件事了。”谢管家说。
江夫子点点头,说:“小心点,多带两个人出门吧。说不定就有人就等在外头呢。”
“该防守的还是要防守,我们快去快回,希望能让安老爷派些人来,保护大家。光靠我们自己,又快到农忙时节,总不能光去搞防守,不种田了吧?”谢三伯说。
冬天不用干活,防守有时间也有人力,可其他的三季却不可能把全部的人力都投入到防守中去。
更何况大家也不可能永远也不出芦苇村啊,还得出门打猎,采买东西呢。这种时时刻刻处于防备状态,好似时刻准备去撕杀的感觉,真的很不好。谁乐意天天处在这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