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村的辛湖,也正在烦恼。因为她年岁渐长,婚事已经成了众位关心她的人的心病。比如,张婶婶刘大娘,比如春梅,甚至连安修远都曾经关心过。她一直拿着大郎不在家,弟弟们还小来说事,混了过去。
虽然她说自己才十六七岁,还不急,可是象她这么大的姑娘家不是已经订亲了,就是已经出嫁了。再耽搁两年,她就真成了老姑娘,会被别人指指点点了。
这也幸亏她生活的地方,比较不讲究这些事情,没有人说她什么。要不然,外面的口水都要淹没她。不过,说实话,她也真不好找,她这个身份很尴尬,说他们家是大户人家吧,还是普通平民。说是普通人吧,还有在外面打仗的大郎和江大山,谢姝儿这个名份上的舅母,还时不时的给她写信捎东西过来。就凭这一点,普通人家也不敢娶她啊。所以就算张婶婶等人着急,也没法子,也物色不到适合的人选。
还别说张婶婶着急了,就是谢姝儿与谢家诸人,也很为她发愁。谢老夫人曾经不止一次的对儿子抱怨:“阿湖年纪不小了,这样老大不小的,可怎么办啊?大郎几时能回来啊?她的婚事,总不能她自己作主吧?”
谢公子只得安抚老娘,说:“快了,快了,前不久燕王的捷报才回来,说已经快要回来了。”
“哎哟。这姑娘家的好时光短啊,你手下有没有什么品阶不高,人品不错的青年英俊,先给她留意几个吧。”谢大嫂提醒道。
她们远在京都,总不能把辛湖接过来吧,而且就算接来了,该以何身份把她推出去呢?江大山的外甥女这个身份很显然不算什么,再说了,就算去接,她也不会来啊。
但芦苇村就那么大,虽然现在的芦苇村已经不象往日的芦苇村,但大多数都是些伤退老兵,从哪里找个合适阿湖的男子来。女儿家嫁人可比投胎都重要,这要是嫁个最普通的庄稼汉,她们都不能忍。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谢公子擦了擦汗,说。
他快要忙死了,这三年来,就没安安逸逸的在家呆过几天,大量的公务要忙,就不说了。因他与江大山的关系,江大山又是章炎座下第一大将,他的日子在朝中并不太好过。
现在的太子,很显然已经不是当初的大公子了。燕王的功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