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冷眼旁观的作风,这一点其实是很令辛湖生气的。
但是,不管怎样,这两人确实也帮了她很大的忙。而且她也明白,京里达官贵族,又有几个是真正瞧得起她的呢?那些所谓的世家阀门,根本就瞧不起新兴权贵,认为这些人都只是因为丛龙之功,而得到提拔的,一些人甚至是粗鄙的泥腿子,说个不好听的话,就是坐在高官位置上,也没那份威严。因此,世家阀门瞧不起新兴权贵,也排斥他们。
而她这个小小的村姑,凭什么还被戴了顶如此高的大帽子,一下子就变成了个有品级有俸禄的乡君呢?所以,她得到的嫉妒就更多了。这要不是因为,以前看多了宫斗,宅斗剧,前面又有胡妈妈精心教养了几年,她还真是一不小心就会出丑呢。
收服两位姑姑,辛湖也花了不少心思。还好两位也是聪明人,很快就收起了小瞧之心。
因为她们发现辛湖不仅止只是礼仪规矩学得好,就是女孩子家该学的书啊,经啊的什么也都认真学过。甚至连诗文方面也很不错,而且辛湖所懂知识,丰杂的很,简直是什么都可以说上几句。更兼有一手极好的厨艺。
在她身边呆的时间越长,两位姑姑就越发惊讶。后来,她们才真正认识道,自己跟的这位乡君,还真是几把刷子,并不是个草包。
如此,这两位姑姑,才算是真心实意的留在她身边了。
辛湖当上乡君的第一天,她就和谢大人大郎等人商量,把胡妈妈和大宝阿毛接上京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和大郎的关系了,这婚礼就应当很快就要操办起来了,肯定不能把大宝他们还留在芦苇村了。
因此,辛湖写了一封信,托了谢三伯与谢管家快马加鞭的回芦苇村,去接胡妈妈与大宝阿毛三人上京。
不出一个月,胡妈妈就带着大宝和阿毛上京了。
因为赶路赶的太急,三个人身体都有些吃不消,连着歇了三天,才缓过来了。
胡妈妈的到来,立马让两位姑姑明白,为什么辛湖一个小村姑,却会有如此好的礼仪和规矩了。搞了半天,是胡妈妈教导出来了。想当年,胡妈妈还是她俩的师父呢。于是,两人就更加死心踏地的照顾辛湖了。
而胡妈妈就当仁不让的当起了陈府的内院大管事。有了胡妈妈的帮忙,辛湖和大郎才真正能喘一口气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京里又出了一桩大事情。
话说当时辛湖嘴快说出个间歇性精神病的话,令燕王上了心。他这一查可不打紧,结果可把大家吓了一大跳。
原本燕王查出伍家历年来死掉的半大孩子,不是一般的多。虽然这年代夭折率高,但也没那家人象伍家这样死的多。两三岁的孩子养不大很正常,但他们家夭折的子孙们,却都是七八岁,甚至十二三岁的时间才因病去世的。
“伍家该不会是把发病的子孙们,给弄死了吧?”燕王惊讶的问。
“回王爷的话。表面上看,伍家一切正常,就是我们怀疑是发疯了死的那些半大孩子,也查不出什么来。他们从生病到死亡,时间非常短。又因是夭折,又极快就下葬了,外人根本就无法得知详情。而那些侍候他们的下人仆妇们,也基本上都会被清理掉。”来人继续报告。
燕王玩味一笑,“这么说,还拿不到把柄啦?”
“越是弄得干净,就越是可疑。但要拿把柄,恐怕还得费些周折。”陈华暗示道。
大郎救的那姑娘,很可能还会继续发病,只要受到大的惊吓或者刺激,不怕她不再发病。如果她再发病,伍家人肯定也就会出手解决了这个祸害。但是,燕王大婚的日子已经很近了。为防止影响到伍侧妃,伍家人这段时间一定会严加防守,绝对不可能让那姑娘出事,只要把伍侧妃送出了门,伍家就不怕了。到时候,说这姑娘生了病,养几天,慢慢就养死了,也没有人知道真相。
“查查,是谁把伍家女送到皇帝面前来的。”燕王冷冷一笑,下了一道指令。
既然伍家很可能知道自己家族有这个毛病,绝对不敢把女儿送进宫,或者皇子府中来。但却偏偏指给了他,况且皇上大选,伍家姑娘按理说,进宫当个宫妃,也很正常。而这伍侧妃本就是候选的秀女,但却直接被皇帝指给他当侧妃了。其中要说没有猫腻,他是不信的。
下面人去办事了。而燕王的婚礼却也在紧锣密鼓中,开始筹备着。
等燕王的人想得到更确实的情报时,才发现伍家的有些东西根本就调查不了,就好似有人在帮着他们抹去一些痕迹似的。这样就更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