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听。”皇帝越发感兴趣了。
谢大人想了想,就说了湖蚌,野韭菜,莲藕粉,熏制品等物。这些东西,有些皇帝可是吃过的,芦苇村当初贡献给燕王的粮食当中,就包含了这些东西。
“恩,当初你们芦苇村送来的吃食,朕也是吃过的。对了,朕还记得,有次炎儿送了一碗什么绿豆面,说是从芦苇村弄来的。就是阿湖做的吗?”
“是的。皇帝记性可真好。”谢大人答。
“哦,那个湖蚌?就是那泥巴里的蚌吗?”皇帝又问道。
谢大人点头,说:“那东西,听说荒年里也有饿得快死的人煮着吃过,但却腥臭难忍,根本就下不了喉,可是阿湖煮出来的湖蚌汤,却鲜美之极,味道好的很。大家一吃就是一大碗,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就是靠它充饥呢。而且因为这东西吃了对人身体来很好,大家都吃得红光满面,身体倍儿好。”
“有这么神奇啊。改日朕也得去尝尝了。”皇帝说着就吩咐人去问御膳房的厨子们,有没有会弄这道菜的人。
“皇上,这道菜要到春天才能吃,也就那一两月的时间,平时是吃不得的。”谢大人连忙提醒道。
“这么说,这东西也讲究个季节性。”皇帝问。
谢大人点头,又说:“阿湖也说了,很多菜都是有季节性的,过了那个季,就不好吃了,甚至不能吃了。”
皇帝惊讶的说:“她从哪里知道的?”
“她打小就爱读书,也跟着大郎他们一起上学识字的。阿湖十分聪明,学什么都快,再者她又不用去考科举,不用作文章,策论等家国大事方面的文章。就爱看些稀奇古怪的杂记,专注于吃食上,不知道不觉间就会了不少我们以前没见过没吃过的独创菜式。”
谢大人简短的介绍了辛湖的一些事情,把她是如何会弄这些菜的事情,推给了她的独创能力与在杂书上学来的。
皇帝点点头,笑道:“那朕可等着了,看她弄出来的点心有多好吃?”
自打燕王离京后,皇帝好象对谢大人就格外待见了,时不时的要和他说会儿话,借着这个机会,谢大人连忙顺着皇帝的话题说:“皇上,不如让她做几样拿手的点心送进宫,让您尝尝鲜?”
皇帝心情好,居然点了点头。
谢大人大喜,如果皇帝都说好吃,就没有敢置疑辛湖的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