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突击检查
元旦假期不长,加上温度骤降,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在收假的第一天就落了下来。
不过诊所里的李牧新和黄平以及刘兰却因此松了一口气。
诊所里终于出现了难得的空闲,虽然来拿药的病人不少,但还是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了。
大门换成了钢化玻璃,雪花还在不停地飘落,街道上已经出现了积雪。
刘兰和黄平坐在电暖炉旁边取暖。
“说起来,有个事要和老板说下。”
又是一个取药的病人离开后,黄平突然想起来什么,打开了自己的手机。
“前两天有人联系我,说是要请我去他们公司工作,我没放在心上,后来那人在我回去的路上找到我,东拉西扯的,想打听乌头丸的制作工艺。我悄悄把他照下来来了。”
李牧新看了一眼他手机屏幕,是一个人的侧脸。
稍微辨认了一下,李牧新就认出了,这正是那天和陈之云一起出现过的男人,当时还有那两个药监局的领导。
“知不知道他的名字?”
“没说,只介绍自己是全宁制药公司的。”
李牧新点了点头。
“以后你们回去的路上多注意安全。”
对方是想仿制乌头丸了,不过看样子应该遇到了困难。
乌头的毒性不是那么好处理的,既要保留药效,还要祛除乌头碱,李牧新即使有药剂师这个副职,也是在系统的帮助下才完成了的。
他们拖时间应该就是为了抢先制作出乌头丸。
药方没办法申请专利,而且乌头汤又是经典古方,所以谁能制作出来中成药都可以上市出售,只要能通过cfda的检测。
不过他们应该是在乌头的处理上遇到麻烦了。李牧新不屑地笑了笑,就算再给对方两个月时间,他们也不一定能研制出乌头的制作工艺。
不过李牧新可等不了那么久,如果霍老那边再没消息,他就准备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了……
“还是得加个空调啊。”
李牧新说道,虽然诊所里准备了四五个电暖炉,但是来看病的病人一多,肯定就照顾不过来。
而且来看病的人年龄也都偏大。
诊所建立起来是秋天,没考虑到这一点。
不过不远的地方就有卖空调的,也不算麻烦。
正当李牧新准备出门去打个招呼,给店里装一台空调时,伊莉莎推开门走了进来。
“药在车上。”
李牧新出门去,面包车停在门口,李牧新伸手从后备箱里提出了两个大尼龙袋。
里面装的是中药,主要是麻黄、芍药、黄芪、甘草。这也是乌头汤的主要药材。
乌头丸停了之后,乌头汤的这几种药材再次开始消耗,用得很快。
“黄医生,恭喜了,你的论文被多篇国外sci论文引用,在国内引起不小的轰动呢。”
黄平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可惜了,要是当初投国外的期刊,说不定也能通过。”,伊莉莎有些惋惜地说到
黄平的论文是在国内发表的,就是那篇论述风湿病和乌头汤的论文。
黄平摇头:“哪有那么容易,国外那些期刊眼高于顶,估计一看是咱们古代的药方就直接扔进垃圾堆了。”
SCI并不是一个期刊,全称是S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被这个索引收录的期刊有很多,评定标准比较复杂,而且SCI针对的是所有自然科学。种类繁多,能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无一不是学科中的精品。
在医院里,这种论文的发表数量是直接和职称评定关联的。
不过投SCI的论文都要求必须是我英文的,黄平虽然能翻译,但不知道是不是受李牧新影响,在诊所待了几个月之后对这东西文没那么重视了。所以直接投了一本国内的医学期刊。
当然,论文受到重视他还是挺高兴的。
伊莉莎又询问了一下刘兰的情况,她还处于实习阶段。
李牧新将中药分开放好。诊所的药柜储存空间有限,病人一多,隔两天就得麻烦伊莉莎运一批药过来。
“咳咳,谁叫李牧新?”
几个穿着制服的人推开玻璃门走了进来。
李牧新扫了一眼他们的制服,是药监局的人,而且打量了一圈,看诊所不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