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诗中以匏为题材的就有数首。这些宫廷制匏器除供御前赏玩外,还被作为珍贵的礼品赏赐给王公贵宦。
当然民间也不是没有匏器,不过形式就没那么多了。民间最常见的匏器,就是蝈蝈葫芦和蛐蛐葫芦,这种葫芦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匏器,一般还配有一个顶盖。如今的爱好者淘到老的蝈蝈葫芦和蛐蛐葫芦,自然不会用来养虫,而是用来把玩。”
李牧新暗自点头,看来这位任老板对匏器了解不少。
任老板话锋一转,回到了笔筒上来。
“我店里这件葫芦笔筒,绝不是普通的民间匏器文玩。你看看底款,‘康熙赏玩’,这是康熙御用过的东西!”
御用过的笔筒?
李牧新有些怀疑,不过底款确实是“康熙赏玩”。
众所周知,一件古董要是出自古代宫廷,那价值比民间的就会贵上不少,这是因为能送进宫廷的必然是同类中的精品。
要是被皇帝用过,那价值更是直接翻番往上涨。还是那句话,物以稀为贵,古玩玩的也就是这个心理。
笔筒外形规整,手臂粗细,高度和常见水杯差不多,虽然没有花纹装饰,但光洁的筒身看上去更有一种古朴的味道。
而且这笔筒的年份应该也不短,虽然没有用文物鉴定师的副职鉴定过,但李牧新从感觉上就能判断出这东西应该是真的古董,而不是后世仿制的赝品。
翻看笔筒的底部,款识落在靠边上,没有底座。底部也十分光滑。不过底部正中心的地方能看到一个疙瘩,这是葫芦的脐,李牧新也是根据这个判断出这东西是葫芦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