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王允说出自己的暗杀计划,并且于王允面前立下毒誓。
王允取出七星宝刀,并将之交与曹操,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
良久,宴会结束,众人尽皆散去
次日平明,曹操来到相府门前。
曹操与守门人问道:“丞相出来否?”
守门人回答道:“出在书院中坐久。”
曹操直入门内,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站立其侧。
吕布自幼便熟读三国,自然清楚曹操此次前来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恨不得现在就将其一戟刺死。但他同时也十分清楚,曹操此人虽说属于自己必杀之列,但他如今还不可以死,因为现在一旦杀了曹操,将来便无人能够同袁绍对立于黄河两岸,如此一来,袁绍将会轻易统一北方,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更何况,依照历史原本的发展轨迹,曹操此次刺杀董卓,完全没有任何成功之可能性,即使自己不出手制止,他也绝不会在此取下董卓性命,而且刺杀失败以后,曹操也可以远走高飞。所以自己这次大可以当一位旁观者,在旁静观即可,不必采取任何行动。
董卓问道:“孟德来何晚?”
曹操道:“马羸,行迟。”
董卓与吕布吩咐道:“吾有西凉州进到良马,吕布将军,可亲去选一骑赐与孟德。”
吕布领命,转身出门而去。
曹操见吕布外出,心下大喜。
曹操暗道:“董卓合死!”
曹操意欲拔刀行刺,但同时又忌惮董卓力大,故一时不敢下手。
董卓身躯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身背向曹操。
曹操见机会到来,又暗想道:“此贼当休!”
曹操想到此处,急掣宝刀在手。
董卓仰面看向试衣铜镜,见曹操手握刀柄,急忙坐起身来。
董卓问道:“孟德何为?”
与此同时,吕布已牵马回到相府门外,
曹操见自己如今刀已出鞘,不好收回,灵机一动,乃倒转刀靶,单膝跪下。
曹操说道:“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董卓将七星刀接过来一瞧,果然是口宝刀,遂吩咐吕布将之收下。
曹操又将刀鞘解下,一并交与吕布。
董卓收了七星刀,领曹操出门看马。
曹操拜谢道:“愿试一骑。”
董卓许之,命人与该马配上马鞍。
曹操牵马至出相府,飞身上马,加鞭望东门而去。
曹操去后不久,李儒又至,董卓将先前发生之事,尽数告知与李儒。
李儒思考片刻,忽然感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大对头。
李儒分析道:“操无老小,必有下处,差人急唤。如操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迟疑推托而不来,此必行刺,便可擒而问之。”
董卓采纳此言,差遣狱卒四五人前去传唤曹操。
去不多时,狱卒便回来复命。
狱卒禀报称:“操不曾到下处,乘着黄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云:‘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出。”
李儒道:“操贼心虚,逃窜而去。”
吕布亦道:“相国大人,末将以为,此事定然有所蹊跷。曹操既然想将七星宝刀献与大人,为何他早不献晚不献,却偏偏要趁着您欲睡之时,同时也是末将外出之时,突然将之献上呢?”
董卓大怒道:“我如此重用,反欲害吾!”
董卓说罢,命人画影图形,于整个洛阳城内,对曹操展开通缉,如有生擒曹操者,千金赏,封万户侯。
李儒又道:“必有同设谋者,拿住曹操可知矣。”
董卓点头道:“说的没错。本相到那时候,定要以手中这口七星宝刀,亲手砍下这帮贼人的首级,以泄心头之恨。”
曹操改换姓名,一路往东逃去,途经中牟县时,为县令陈宫所获。但陈宫对曹操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及忠义之心深感钦佩,不忍将其送至洛阳,遂弃官与之一同逃亡。二人行至成皋,借宿于曹操之父曹嵩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当天夜半,曹操听到磨刀声,误以为对方企图谋害自己,乃拔剑出鞘,将吕伯奢全家人口尽数杀害,之后方才发现误杀。陈宫因此对曹操大失所望,一度打算趁其入睡之时,拔剑将其斩杀,但最后终究未能忍心下手,弃了曹操而去。
曹操来到陈留,与父亲曹嵩相见,并成功将其说服。
在曹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