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说道:“小英雄,你带上这顶金冠,回去见你家盟主袁绍,就说你虽然没能取下本将首级,但是却砍下了本将头冠,这样想必袁绍那厮即使知道你失败了,也不会太为难你,将来你也可以借此名扬天下,能砍下本将之头冠者,除马超以外再无二人。”
马超见吕布如此仗义,心下十分感动。
马超拜谢道:“吕将军如此厚恩,在下来日定当涌泉相报。”
吕布将马超扶起,说道:“小兄弟,有件事情本将需要在此与你说明。本将家中长女,年方十岁,才貌双全,武艺过人,如果将来本将还能与你见面,本将愿意将小女许配与你为妻。”
马超喜出望外,再次拜谢道:“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吕布道:“贤婿免礼,现在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了,假如你回去的太晚,只怕会引起袁绍等人怀疑。”
马超收下头冠,起身离去。
马超离开洛阳,返回联军驻扎地陈留,将吕布那顶金冠交与袁绍,称吕布武艺高强,自己无法将其斩杀,经过一番苦战,只是勉强砍下了他的头冠。
袁绍见马超此去,未能取下吕布首级,心中多少有些遗憾,不过马超既然能够做到砍下吕布金冠,也并非是无功而返,于是乃下令重赏马超与其父马腾。
与此同时,马超的勇名也凭借此事,在中原大地上传播开来。不过除了马超本人以外,其他人都绝对不可能知道,这不过是吕布主动赠与马超的一样礼物而已。
却说虎牢关方面传来急报,孙坚、鲍信、李旻三路诸侯前来攻关,请求朝廷发兵增援。
李儒接到告急文书,急忙将之交与董卓过目。
董卓大惊,急聚众将商议。
董卓问道:“今袁绍、曹操聚各路太守军马直抵虎牢关前,众将有何妙计?”
大将徐荣出列道:“相国大人,末将愿领军前往虎牢关驻守,绝不让贼军从此地通过。”
董卓又道:“如今尚且缺少一位先锋,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往?”
吕布见表现机会到来,心下大喜,遂挺身而出。
吕布请战道:“相国勿虑。吾觑关外众多诸侯如草芥,亲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吕布之愿也。”
董卓大喜道:“吾有奉先,高枕无优矣!”
董卓话音未落,只见又有一员猛将出列上前请战。
那人高声说道:“杀鸡焉用牛刀?不必温侯有劳虎威。吾观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
董卓视之,其人乃关西人也,姓华,名雄,生得身长九尺,面如噀血,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头顶狮子盔,体挂紫罗袍,身披青铜铠,背后一名武士,手内扶着一口门板似的大刀,模样十分威武。
于是董卓乃加封华雄为骁骑校尉,拨与徐荣马步军五万,命徐荣、胡轸为主将,华雄为先锋,李肃、赵岑为副将,命五将连夜率军启程,飞奔虎牢关迎敌。
会议结束后,董卓吩咐吕布单独留下。
吕布问道:“不知相国大人尚有何等要事?末将愿与大人分忧解难。”
董卓表扬道:“奉先啊,本相记得当年你便曾有预言,不可放袁绍离开洛阳,否则无异于纵虎归山。本相当初有些轻视袁绍,故未曾采纳此等建议。哪知到了现在,你先前那番预言,如今竟然化为了现实。看来你确实是拥有未卜先知之能啊。”
吕布谦虚道:“相国大人,您过奖了,末将上次不过碰巧言中而已,何足道哉。”
徐荣五人出兵当晚,吕布专程赶来送行。
吕布与华雄道:“华将军,在你出战之前,本将有几句话必须嘱咐于你,还望你能够将其牢记在心。”
华雄道:“吕将军有话请讲,末将洗耳恭听。”
吕布从袍袖中取出一卷画来,交与华雄过目。
华雄将画卷打开,只见上面画着一员武将,生得红脸长须,头裹绿巾,身披绿袍,手提一柄青龙偃月刀。
吕布问道:“不知华将军可否认得此人?”
华雄摇头道:“末将并不认识,还请吕将军与末将明说。”
吕布故作神秘,开口嘱咐道:“华将军有所不知,本将当初前往并州讨贼之时,曾经于黄巾贼口中得知消息,此人姓关,名羽,字云长,马上惯使青龙大刀,重八十二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其力量、刀法,皆远在华将军之上,近期又听闻他参与反贼联军,已至虎牢关下。华将军到时若逢其人,万不可以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