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取出那首诗来,将其双手奉上。吕布接过打开,其诗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吕布读罢此诗,不由哈哈大笑,表示宽恕曹植,因为诗中所写的少年,与历史上自己年轻时的形象的确十分吻合。
吕布其实并未打算将曹植处死,一是自己对曹操本人尚有几分敬意,不欲令其断子绝孙,二是曹植年尚幼小,未曾参与政事,又无太子之类重要身份,只会吟诗作画,是一纯粹文人,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
曹植问道:“陛下,微臣嫂嫂甄宓,如今身在何处?”
原来曹植此人有早恋倾向,对自家嫂子甄宓爱慕已久。在他看来,兄长曹丕不仅夺走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与心爱之人,更是经常设圈套算计自己,所以自己对这位兄长,并无任何好感,即使其为吕布所杀,自己也绝不会有丝毫心痛。而甄宓则不同,这位嫂子虽嫁与曹丕为妻,但一直关心着自己,又经常于自己遭兄长陷害之时,与父皇为自己说情,对自己可谓恩重如山,自己有义务对其表示关心。
吕雯道:“甄宓先前为本公主擒下,如今正在后营关押。”
吕布吩咐道:“来人,将甄宓与朕带上来。”
几名女兵应声而去,从后营取出甄宓,将其押至吕布面前。
吕布见甄宓此人果然有些姿色,不在吕雯与马云禄之下。
吕布开口问道:“如今辽国覆灭,曹操自尽身亡,曹丕亦为朕下令斩杀,你愿意为他二人殉葬么?”
吕布心下清楚,甄宓当年在相公袁熙不明不白的去世后,便依照曹操的安排,嫁与曹丕为妻,绝非什么贞洁烈妇,她先前既然能够顺从曹操安排嫁与曹丕,现在也完全能够依照自己安排嫁与曹植。况且甄宓有些武力,可往情报部任职,为貂蝉减轻工作压力,有一定利用价值。即使其有不忠之心,自己亦可以将曹植作为人质,对其进行要挟。
甄宓果然识趣,没有装作硬气。
甄宓与吕布求饶道:“请陛下宽恕臣妾,放臣妾一条生路,臣妾心中感激不尽。”
吕布笑道:“朕何时说过要杀你了?朕决定命你前往情报部,与貂蝉将军担任副手,待曹植长大成人后,将你许配与他为妻。”
甄宓大喜,忙下拜道:“多谢陛下不杀之恩,陛下大恩大德,臣妾永世难忘。”
荀攸与吕布提议道:“陛下,辽国气候虽恶劣寒冷,但土地肥沃,远胜于中原,可于此地大范围推行屯田。”
吕布大喜,以黑龙江为名,于东北地区新设一州,名曰黑州,以荀攸为首任刺史,负责实行屯田,将曹植、甄宓二人送往长安,由陈宫负责安排住所,同时命全军于松花江南岸森林当中砍伐木材,修造战船,准备北渡松花江,扫灭汉国,收复黑州全境,扫除自己另一大仇敌兼心腹之患,即刘备刘玄德。
对于吕布来讲,只有当曹操、刘备二人全部死亡时,自己的悲剧命运,才能算作是彻底改变。
此时孙策已率领东吴水军,乘船抵达松花江北岸小兴安岭地区,与吕布主力部队相配合,兵分二路,从东、南两方夹击汉国。
扶余城,皇宫。
刘备闻辽国覆灭,曹操已死,吕布兵临汉国,心下大骇,与关羽、张飞等将整军备战,以待吕布军到来。
吕布军至扶余城南,安营下寨。
吕布问众将道:“哪位将军愿当先破敌?”
马超出列道:“陛下,小婿愿望。”
庞德亦出列道:“末将愿随马将军一同前往。”
吕布许之,命马、庞二将领兵往扶余城下讨战。
扶余城中,早有军士报知刘备。
军士称:“陛下,吕布部将马超、庞德二人领军城下搦战。”
刘备问诸将道:“谁敢出战?”
关羽上前请战道:“眼下吕布军新破辽国,士气正盛,当斩其一上将,以挫其锐气。末将不才,愿与陛下斩将立功。”
刘备大喜,命关羽出城迎战。
两阵对圆,庞德当先出马,青袍银铠,钢刀白马,军中一面皂旗,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