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笑道:“糜氏兄弟生擒贼首,居功甚伟,加封乡侯,全家搬迁至长安居住,具体住所由朝廷安排。”
吕布通过三国历史,对糜氏兄弟有所了解,知道此二人能力一般,便不打算对其委以重任,看在他兄弟二人的功劳及糜贞面上,给他们一些虚职及优厚待遇即可。
吕布问道:“糜将军,此城楼叫做什么名字?”
糜竺回答道:“陛下,此楼乃是扶余城南门城楼,并无任何有名字。”
吕布吩咐道:“传朕的旨意,此楼赐名曰‘白门楼’,并于楼上竖一石碑,上书‘刘玄德遭擒之所’七字。”
吕雯不解,问道:“父皇,儿臣不知,您何故将此地命名为白门楼?”
吕布自然不会将历史上的白门楼一事与女儿当面说明,只是淡淡的回答道:“不为什么,不过临时起意而已。”
吕布端坐于城楼之上,命人将刘备押上前来。
吕布问道:“大耳贼,自当年徐州一别,朕已经有七年未曾见过你了。却不曾想,今日在这白门楼上,朕会以上国天子的身份,与你这个阶下囚徒相见,真是造化弄人。你今日被擒,不知作何感想?”
刘备苦笑道:“吕布逆贼,朕若早知今日,当初在徐州时,就不该听信貂蝉那妖妇所言,率军往兖州夹击曹操。正当坐视不管,让你在兖州为曹操所灭,也好为天下除了你这祸害。”
吕布哈哈大笑,反驳道:“大耳贼,看来貂蝉当年所言,你至今也没有思考明白,亏你当年还是卢植先生弟子,饱读圣贤之书,到头来怎么还是蠢得象头猪一样?面对这等浅显易懂之理,怎么还不如朕一介武夫理解透彻?先前若非朕袭击兖州,你早已在徐州与陶谦一起覆灭,那还有机会成为徐州之主?曹操之所以能够因你一封书信,便暂且退兵,其实是看在朕的面上,而你不过是狐假虎威而已。假如当年朕为曹操所灭,曹操得到兖州,势力必然再度膨胀,他的下一个目标定是徐州。曹操为人奸诈残忍,绝非孝顺之人,所谓为父报仇不过是一句借口罢了,无论陶谦是否害死其父,他都将攻打徐州,别以为陶谦死了,他就会放过你们。所以那个时候,你除了答应朕的请求之外,别无其他选择。救朕,就是救你自己。此外,你之所以对朕恨之入骨,大概是因朕当年趁你外出征战之际,出兵夺了你的徐州。从当时情况来看,就算朕不夺徐州,以你那可怜的兵力,也决然守不住它,徐州最后必将落入袁术之手。”
吕布这一席话,驳的刘备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吕布宣布道:“大耳贼,朕先后救过你两次性命,第一次是袭击兖州,第二次是小沛辕门射戟,又数次与你照看妻小。而你非但不心存感激,反而恩将仇报,罪行有三:其一,唆使张飞抢夺朕之马匹,其二,勾结曹操,反叛朝廷,其三,于辽州自立一国,以帝王身份自居,公然分裂背叛国家,罪不可赦。来人,速将大耳贼推下白门楼,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就在这时,一名女兵跑上楼来。
女兵禀报称:“陛下,貂蝉娘娘决定亲自处置大耳贼,恳请陛下恩准,将大耳贼交与娘娘处置。”
吕布点头道:“好,朕将他交与你,你带他回皇妃那里去吧。”
女兵领命,将刘备带了下去。
吕布目送刘备下楼以后,忽然想起了什么。
吕布心道:“爱妃为人向来心狠手辣,对待仇人从不如朕一般仁慈,倘若刘备落到她的手上,定将被她折磨得生不如死。不行,朕绝不允许虐待任何人,无论那人先前做过什么,所以还是去爱妃那里查看一眼为好,以免她会对刘备做出什么残忍举动。”
吕布想到此处,便起身下楼,上马往貂蝉军营而去。
刘备见到貂蝉,便开口骂道:“贱人,都怪朕当年听信你的妖言,所以才国破家亡,落得今日这般结局,今日之事,全是拜你这妖妇所赐!如今你乃反贼妖后,朕为阶下囚徒,你要杀便杀,不必多言!”
貂蝉斥责道:“大耳贼,本宫什么时候说过要杀你了?本宫只是慈悲为怀,不忍看你死于陛下之手,故特来救你一命,谁知你非但不心怀感激,反而恩将仇报,口出污言秽语,对本宫大肆辱骂,是何道理?”
刘备对此十分不屑,大声叫道:“呸!朕用不着你这妖妇的怜悯。朕早年与关羽、张飞二人结为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如今二弟俱亡,朕身为兄长,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貂蝉笑道:“很遗憾,本宫平生最爱与敌人唱反调。你想活,本宫偏不叫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