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那边,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鲁肃提议道:“陛下,眼下敌强我弱,敌众我寡,若正面与中华帝国开战,恐我军难以取胜。依臣之见,我军应先向西攻取荆、益二州,全据长江以南,与吕布形成南北对立之势,以待天时。待将来北方有变,即发兵北伐,一举统一中原,此乃上上之策也。”
孙权摇头道:“爱卿所言差矣。正因眼下敌强我弱,所以我军务必速战速决,绝不可以拖延太久,若拖延时间过长,只会留给吕布以更多机会。面对吕布这般强大敌手,我军唯有先发制人,方可有所胜算,否则我军将必败无疑。朕决定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取合肥,打开江北之门户,随后一路北上,直捣长安,生擒吕布。朕意已决,尔等勿复多言。”
中华帝国赤龙五年,即公元二零六年。
吴国皇帝孙权,领大军十万,北上渡过长江,御驾亲征合肥,企图一举打开北方门户。
合肥守将张辽对此早有准备,于合肥城中整顿军马,严阵以待。
孙权军至合肥,于城外安营下寨,次日即领人马前来攻城。
合肥城中,张辽闻孙权兵至,乃令于禁守城,自与乐进领兵前往东吴军营搦战。
两阵对圆,孙权金盔金甲,跃马提枪,出于阵前。左右二将,一名宋谦,一名贾华,各使一柄方天画戟,护卫两侧。中华帝国军中,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出战。孙权正欲出马,一将早已骤马而出,直取张辽。孙权视之,乃骠骑将军太史慈是也。张辽挥刀来迎。两马相交,刀枪并举,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乐进见张辽不能取胜,心下暗道:“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大事定矣,何必继续苦战。”
乐进想到此处,便把马一拍,一骑马,一口刀,如一道电光,直奔孙权杀来。宋谦、贾华二将见状大骇,忙上前抵挡,将画戟举起,招架相迎。乐进宝刀到处,只听咔嚓一声响,两枝画戟同时折为两段。宋、贾二人无奈,只得握住戟杆,朝乐进马头上乱打乱砸。乐进力敌二将,全无半点惧怯,三匹马丁字儿厮杀。宋、贾二人不能抵挡,各自败走。乐进趁势追赶,飞马直入东吴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吴军大乱。太史慈与张辽战至一百余合,未得便宜,见宋谦、贾华二将败走,后方情况危急,便虚晃一枪,跳出圈来,拔马败下。张辽乘势掩杀,吴军大败。孙权不能抵挡,只得退回营中。张辽得胜,收军返回合肥,与于、乐二将摆酒庆功。
次日,张辽、于禁二将,领精锐骑兵八百人,来攻东吴军营。张辽全身披挂,跃马舞刀,自报姓名,先登陷阵,连斩宋谦、贾华二将,手杀吴兵数十余人,朝孙权大帐直冲而来,如入无人之境,勇不可当。
孙权大骇,一时不知所措,率众登上一座较高的土丘,命军士手持长戟,护卫四周。
张辽杀至土丘之下,单搦孙权交战。孙权先前不知张辽武艺如何,故不自量力,敢于亲自出战,而现在,他亲眼见到张辽有着如此神勇,远超自己预料之外,一时间竟吓得无法动弹,难以开口。
孙权见张辽兵少,乃命众军齐上,将张辽所部,里三重外三重的包围起来。张辽知情况不利于己,遂领麾下诸将士突围而走,杀出一条血路,待突围成功之时,身边仅剩数十人,余者皆陷于吴军包围之中,于禁亦不例外。
于禁大声叫道:“将军弃我乎!”
张辽听闻此言,复匹马杀入重围,救出于禁等人而还,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无人敢当。此战由凌晨战至中午,吴军未能获胜,士气低落,退守大营。吕布军则士气大振,于禁、乐进二将俱对张辽心服口服。
孙权连输二阵,心下焦躁,与众将商议对策。
鲁肃献计道:“陛下,据末将观察,合肥城东北处逍遥津,敌军守备薄弱。来日我军若选择从此地进军,或许可以反败为胜,一举拿下合肥,此为上策也。”
孙权大喜,命全军即刻准备,来日往逍遥津进发。
合肥城,张辽大营。
乐进提醒道:“张将军,城东北方逍遥津兵力不足,倘若孙权从此处偷袭,如之奈何?”
张辽点头道:“此言甚是。文则公来日可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
于禁领命,先行领军前往逍遥津埋伏不提。
竖日,孙权果然从东北方来犯合肥,行至逍遥津时,一声呐喊,于禁领伏兵杀出,两军混战。正战之间,西南烟尘起处,张辽、乐进各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