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开口问道:“不知中原使者来此,有何贵干?”
诸葛亮回答道:“中原皇帝有意与陛下结为同盟,共同讨伐丁令。”
国王疑惑道:“讨伐丁令,与我坚昆能有何等好处?”
诸葛亮解释道:“中原皇帝先前已攻灭呼揭,为表达结盟诚意,他愿将征战而来的呼揭领土,毫无保留的赠与陛下,并且决定在攻灭丁令以后,与陛下平分漠北草原,其中我国占有东部,贵国占有西部,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坚昆国王面对如此巨大利益诱惑,不由陷入思考当中。
诸葛亮又道:“陛下,中原皇帝还有一项重要礼物赠送与您,现礼物在此,请您过目。”
诸葛亮说罢,命随从将一只木匣呈上前来,与坚昆国王过目。国王打开一瞧,只见其中乃是呼揭国王法兰克首级。
国王说道:“此事尚容商议,请使者歇息片刻。”
诸葛亮退下以后,国王便与诸位大臣商议起来。
亲王沙菲尔说道:“兄长迪曼特陛下,微臣以为,我坚昆绝不可以答应与中原结成同盟,否则后果定当不堪设想。”
迪曼特问道:“贤弟何以这般认为?”
沙菲尔分析道:“陛下,吕布进犯呼揭,不仅斩法兰克之首,更将整个羯族尽数诛灭,其残虐如此,怎能与我国和平相处?他既然可以将羯人灭绝,又岂能容得我坚昆存在?方才中原使者献上法兰克首级,明显是在故意向我国示威,其主要意思就是,他们既然今天可以将法兰克首级送来我国,明天就可以再将陛下的首级送与他国。他们之所以能够将呼揭故地毫无保留的划归我国,正说明他们并不在意这片领土的丢失,有把握随时将之收回。丁令虽说与我国矛盾尖锐,但毕竟同为匈奴后裔,与我坚昆同源同祖,而那中华帝国,则远在中原,与我草原各族差距甚远。依在下之见,陛下应当拒绝中原使者,与丁令暂且结盟,待击退吕布以后,再争夺草原不迟。”
丞相怀斯曼反驳道:“亲王殿下所言差矣。丁令与我坚昆乃是世仇,我国先前于丁令、呼揭两大强国夹缝中间生存,已是十分困难,如今吕布扫平呼揭,为我国除去一大强敌,又将呼揭领地慷慨大方的赠与我国,实乃仁厚之至。如此这般,谁敌谁友,显而易见。陛下,依臣所见,眼下正是我坚昆开疆拓土,发展壮大之机,所以陛下不妨答应中原使者请求,背弃先前同丁令签下的停战协约,与吕布结成同盟,待灭亡丁令以后,再撕毁盟约,击退吕布,占据整个漠北地区。”
迪曼特点头道:“爱卿所言,甚为有理,我坚昆受丁令打压多年,朕早已是忍无可忍,传朕旨意下去,朕决定与吕布结为同盟,同时命火焰将军鲁贝乌斯,副将佩茨、卡拉贝拉斯、贝鲁奇、可安四人,领兵由南路东进,翡翠将军爱斯梅洛德,副将基拉鲁、阿基拉鲁二人,领军由北路东进,兵分两路,攻取丁令,将丁令女王倩妮迪二世,与朕毫发无损的生擒回来,不得有误。”
诸葛亮夫妇二人与迪曼特告辞,南下与吕布复命。
吕布得知上述消息,心下大喜,重赏诸、黄二人,收军返回长安,待来年再发兵北伐。
丁令方面,倩妮迪二世正欲攻打黑州之时,忽然得到消息,称坚昆撕毁条约,与吕布结为同盟,发兵两路来犯,顿时心下大怒,一面命外部三将军依照既定计划,领兵东进,攻打黑州西部屏障大兴安岭,一面命司马懿统领内部四将军及亚提密斯,安迪米欧统领四骑士,各率一路人马,分别迎战坚昆南北二军。
外部将军乌拉诺斯、尼普顿、普路同三人,各领本部人马,抵达大兴安岭以西,就地安营下寨,普路同负责留守大营,乌拉诺斯与尼普顿领兵直至山下搦战。
大兴安岭军营中,李傕、郭汜二将闻敌军到来,各自披挂上马,领军下山迎战,同时命军士备好秘密武器。
两阵对圆,乌拉诺斯、尼普顿二人纵马齐出,阵前搦战,二将全套银盔素铠,坐下雪白马,乌拉诺斯身披蓝袍,手握两柄五尺长短的镔铁剑,尼普顿身披青袍,手提三叉戟,俱是威风凛凛,仪表堂堂。背后一面蓝旗,大书“天空将军乌拉诺斯”,八个白字,一面青旗,大书“深海将军尼普顿”七个白字。
李傕、郭汜二人出马问道:“来者何人?”
乌拉诺斯、尼普顿二将回答道:“我二人乃漠北丁令王国倩妮迪二世女王麾下大将,天空将军乌拉诺斯、深海将军尼普顿是也,奉女王陛下之命,特来攻取黑州。”
乌、尼二人说罢,各举兵器,冲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