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都市鉴宝王 > 第174章 展现学识

第174章 展现学识

第174章 展现学识

和尚气冲冲的,路基都写在了脸上,对着李旭东说道:“这种人就是没事儿找事儿,真特么的贱人。”

接连骂了好几句,他才不再看那人离开的方向,不过心情却也差了很多,带着李旭东走到一个会议室外。

会议室的房门没有关上,李旭东能看到里面人影错错,和尚推开了房门,二人走了进去。

李旭东刚进门就看到了熟人,徐老还有于老都在,见到二人李旭东有些意外。

“二位先生也在啊。”

“哟,小李。”

二人见到李旭东,都十分的意外,毕竟照他们的想法,李旭东晚上应该不会出来。

毕竟,家有美娇娘,一夜七次郎。

可是李旭东的视线却没有再次和他们交汇,一眼就看到了方才房间中间的那一个瓶子。

那是一件梅瓶为官窑精品。梅瓶形状标准康熙,纹饰绘制极好。

梅瓶小口微撇,宽肩弧腹,束腰。瓶身外壁绘仕女演乐纹,共绘11人。有的手持乐器演奏,有的拍手,有的舞蹈,一位女子端坐观赏,身旁三位侍女。

周围可见庭院围栏,洞石芭蕉,流云袅袅,意境美好,体现了康雍乾盛世时期物质充裕,人们对精神享受方面的重视。

“这瓶子是?”李旭东对着徐老问道。

徐老见李旭东眼神火热,顿时了然,这就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儿。

笑呵呵的说道:“这瓶子怎么样?”

“好,很好。”李旭东接连说了两个好字,快不上前,围绕瓶子,走走转转。

同时期相似题材器物他见过《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书中第26页的“清康熙青花行乐图观音尊”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 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态,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等。

而会一点青花,正是其中精品,人物神韵充沛。

李旭东看向徐老,问道:“不知道这件东西,是哪一位的?”

“不急,不急。”徐老笑呵呵的说道:“再看看这一件。”

徐老一边说着,一边领着李旭东到了屋子的另一边,看到了另一件瓶子。

依旧是清代瓷器,但是却不是青花梅瓶,而是很标准的晚清官窑之隽品。形制规整端庄,胎釉精良,莹白温润,几近康雍二朝之水平,品相完好。

李旭东看着上边的图,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不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幼年影像,第三张图里,醇亲王载沣领着年幼的溥仪,手里抱着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左手边的那个瓶子吗?”

“卧槽,这你都记得?”和尚吃惊的不行,李旭东在圈子里的名声,一直都是引经据典,算得上是百事通一类,没想到,没想到连小小一张图片他都记得。

同房间里的其他人也是十分震惊,毕竟说是这一行的需要引用的东西实在太多,但是肯定没有一个能具体到每一行每一页,甚至连图片上都记得清清楚楚。

而这个年轻人居然能记得这么清楚,单单是这份用功,都可以见的。

于是不少人上前和李旭东攀谈,在得知李旭东的身份之后,更是震惊。

在看他和两位老人的关系,不少人都写了结交的心思。

而与此同时,李旭东再次说道:“这和沈故宫博物院藏“清光绪款粉彩百蝶瓶”一模一样,不出意外沈故宫博物院官网应该能够见。”

这居然连网站上的资料都说了出来,这还是人吗?这明明就是一个人形度娘。

“相似题材器物价格可参考: 2014年6月4日京城保利2014春季拍卖会“秀采一清代官窑的两个世纪”专场中的“清同治粉彩百蝶大地瓶”,成交价为1,150,000元。”

李旭东侃侃而谈,其实就不是他想要冒头,而是他太需要人脉关系了。

通过这种手段,谁说不能展示出他的鉴定能力,但是却可以让他众人知道,他对古董瓷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