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都市鉴宝王 > 第232章 捡漏

第232章 捡漏

第232章 捡漏

由此可以坚持做出一件仿品的匠人记忆式高超,所以是基本是一件仿品,他的价值也是七千往上的。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凌,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

龙泉窑是华夏历史上的一个名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华夏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所以说,李旭东没有要砍价的意思,因为这件东西符合它的价值。

可是事情到这个地步,就证明李旭东想要捡漏的想法竟然是做空了,因为这个摊主显然是个行家。

李旭东无奈只得再一次看向其他的东西。

可是这里已经没有了什么值得他在意的东西了,其他的东西要不价值不高,要不就是他不感兴趣的。

我唯独那佛像和唐三彩,是李旭东有些念念不忘的。

李旭东拿起摊子上的唐三彩对着摊主问道:“这东西什么价?”

摊主看向李旭东手上的唐三彩说道:“7万。”

李旭东点了点头,他依旧没有报一个很高的价格,这个价格是正常的市场流通价。

之前所说的90万拍卖会的价格,拍卖会的价格虽然不能和市场流通的价格相比,因为他面前的人群大多数不是古玩商人,而是收藏家。

收藏价往往就是钱多烧的慌,所以他们愿意花大量的资金去买这些东西,只有古玩商人才会讲价,因为他们买下了东西过后是要出出去的。

而收藏家们,他们是不太会讲价的,因为他们买了东西过后,除了实在是需要钱,或者他们死了,不在他们的东西会一直在他们的宝库里边放着。

都这么一直放着,不见天日。

这一点儿是李旭东极其讨厌的,是真的很香。

“那这个佛像呢?”李旭东又指向那个青铜佛像说道。

摊主是一个实诚人,看到这佛像的时候,说道:“东西我看不准,应该是清代的,清朝早期的,也是计算7万。”

听到他的话李旭东脸上不动声色,但是心里可乐开了花,这东西,可不是清代的。

这佛像高一尺,在单躯金铜佛像中属于大者,胎体厚实,金水饱满,工艺精湛,典雅瑰丽,这是明显的明代永乐造像艺术风格,而且是明代宫廷造像的杰出代表佳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藏传佛教造像》,第226页,“明永乐秘密文殊菩萨坐像”,清宫旧藏。

2007年6月25日,京城瀚海拍卖,经辩-金铜佛像专场,“明永乐文殊菩萨”,成交价: 10,091,200元。

这一尊佛像通体鎏金,头戴五叶宝冠,头发呈绀蓝色,挽髻于顶。发辫披两肩头,耳际的缯带呈“U”字形翻卷.上扬,双耳垂大耳挡。面相方圆,脸部线条圆滑,法相慈祥喜悦,却又不失庄严,额心现白毫,眉眼细长,阔鼻挺直,相容静谧。

宽肩窄腰,身姿挺拔,上身袒胸露腹,帛带缠双臂自然垂于体后,著僧裙,宝带紧扣。衣纹流畅,手法写实。胸前披挂项圈璎珞,周身佩挂手镯、臂钏、脚链。身生四臂,右前臂右手举剑与发警齐,表示菩萨的智慧如利剑,能斩断一切烦恼与愚痴。左手持弓右后臂右手持箭;左前手当胸结三宝严印,左后手持弓,象征能除去无明愚痴。

腿结全珈趺坐于双层束腰仰覆莲花座上,座上下沿刻一圈连珠纹,莲瓣肥硕挺拔,饰卷草纹,微微上翘。砍削式封底,剁口清晰,红铜封板中心錾刻十字金刚杵。

从这一点上,李旭东就能确定他的走向风格。

因为清代的风格已经受到了下滑的影响,再加上满人,那特殊的癖好。

所以他们的照相显得丰润圆满。

再往后走,风格更是如此。

所以说李旭东能很清楚的辨别出来,这一件儿东西的年代。

李旭东点了点头,说道:“可以,一共15万,我再搭你点儿东西。”

“普货才行。”摊主点了点头,说道。

李旭东嗯了一声,开始挑选。

选的东西也不多,都是一些民窑的东西,还有一些杂件,这些东西加息的价值,也就1万出头,凑在一起刚刚好。

愉快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之后,李旭东拿着背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