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忘记了
天气这天日有些回暖了,桑梓和叶怀瑾也终于跟着少城王回府了,在府里住了几天,桑梓也没什么事情做,整日就陪着王妃在佛堂诵经念佛,虽然这样的日子实在有些无聊,不过好在桑梓沉得住气,相反的,朝阳就不行,她的年纪还小,根本就没有定性,哪里坐得住呢?
不过才坐了一个多时辰,便出去跑跑跳跳摘花儿去了。
王妃见朝阳都出去了,桑梓却还在佛堂里陪着自己,因道:“你不累吗?你来这些天日日陪着我诵经念佛,你这样年轻,怎么坐得住?应该像朝阳那样出去跑跑跳跳,和府里的小姑娘们玩一玩呀。”
桑梓正在默书,闻言便抬起头道:“我的年纪可比朝阳大,寻常女子,早些成婚的,如今说不定都做了母亲了,我怎么可以像朝阳一样跑跑跳跳的呢。”
这话也就是骗骗王妃,桑梓可是个小调皮,在皇宫里的时候就经常坐不住,要不是碍着宫里规矩多,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带着拍出去了惹了麻烦,桑梓还不得把皇宫的青砖琉璃瓦都给掀了。
王妃道:“难为你这样懂事,若是我的孩子有你一半听话,我也少操点儿心。”
桑梓只是微微一笑:“其实朝阳翁主那样很招人喜欢的。”
王妃只是含笑着拈了一块糕点吃,又道:“我见连着写了好几日的东西,也不知道写的什么,我想看看,又怕你心里不愿意。”
桑梓放下笔道:“哪里的话,这东西本来就是写给王妃的,我又怎么会不愿意给您看呢。”
王妃闻言不禁有些惊讶:“写给我的?写的是什么?”
桑梓将纸笺拿给王妃看,道:“都是些佛经。”
“佛经?”王妃惊喜得很:“难为你这样巧的心思,怕我看不清楚所以特意抄一份吗?”
桑梓摇摇头道:“您先看了再说。”
王妃便接过来一看,顿时就被上头的文字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念了出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她念及此,便抬起头看着桑梓,惊喜道:“怎么你写得这些经文我都不曾见过呢?”
桑梓笑道:“您现在所看的经文都是安世高与西域高僧支娄迦谶所译的,而我所写的,却是他人所译,所以王妃不曾见过也不奇怪。”
关键是,除了这两人,其他那些有名的翻译者,在桑梓的印象中貌似没一个比王妃还来得早出生的,王妃就是想看那也没得看呀。
王妃蹙眉道:“怎么寺里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些经文呢?”
桑梓只是笑道:“天下间的佛经这样多,您怎么能全都看完呢,我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读过罢了。”
王妃道:“我瞧着这经文虽短,可却是大乘佛法。”
桑梓点了点头:“王妃瞧得果然不错,这是《般若经》当中的一部份,名为《般若波罗蜜经》,它由浅到深,言简义丰的概括了《大品般若经》的义理精要,虽词寡,但旨深。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最早由支谦所译。这部经文虽然很短,直直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很容易读。有些人专门念这部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呢。”
见王妃颔首,她桑梓又道:“支谦是三国时候有名的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本月氏人,他的祖父法度于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原,支谦随之俱来。他受业于支谶的门人支亮,深通梵典,素来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谓。”
王妃又惊又喜,只是握着桑梓的手道:“你怎么知道的这样多?真真叫我这个礼佛十年的人深感不如。”
桑梓听了王妃的夸赞,心里就像是吃了蜜似的,笑道:“王妃哪里就不如我了,我不过是读的书多,要说对佛经的理解,自然还是王妃厉害得多了。”
王妃摇摇头:“我若是连这些经文都没见过,哪里谈得上理解呢。”
桑梓低低道:“所以我才想将这些经文都默写下来,叫王妃好好研究,也好叫我这个外行没有白背了这些经文。”
王妃惊喜道:“果真吗?”
桑梓点了点头:“是呢,如今已经默下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过两日我便会将《妙法莲华经》也默下来,总之只要我在府上一日,都不会闲着的。”
王妃的眼睛里泪光闪闪的,惊喜之余却又不由得有些失落:“可是你能在府上待多久呢,你总是要走的,你走了,我倒真是舍不